逆向性痤疮的命名_发病机制及病因学研究进展(1)

逆向性痤疮的命名_发病机制及病因学研究进展(1)

ID:43847759

大小:256.8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5

逆向性痤疮的命名_发病机制及病因学研究进展(1)_第1页
逆向性痤疮的命名_发病机制及病因学研究进展(1)_第2页
逆向性痤疮的命名_发病机制及病因学研究进展(1)_第3页
逆向性痤疮的命名_发病机制及病因学研究进展(1)_第4页
资源描述:

《逆向性痤疮的命名_发病机制及病因学研究进展(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4年8月第28卷第8期849Aug2014,Vol.28,No.8CHINJDERMVENEREOL·综述·逆向性痤疮的命名、发病机制及病因学研究进展刘源[摘要]逆向性痤疮又名化脓性汗腺炎,常与聚合性痤疮、脓肿性穿凿性头部毛囊周围炎合并发生,国内常以“毛囊闭锁三联征”报道该病。该病命名混乱,给读者造成了一定困难。本文综述不同阶段人们对该病认识的改变及其命名的变化。此外,近年来逆向性痤疮的遗传学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本文同时探讨逆向性痤疮可能的发病机制,并对该病的病因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将来可以从基因水平上对该病做出预防和治疗,解除患者病痛。[关键词]逆向

2、性痤疮;命名;病因学;发病机制[中图分类号]R75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089(2014)08-0849-03[DOI]10.13735/j.cjdv.1001-7089.2014.0849NomenclatureandPathogenesisofAcneInversaandanUpdateonItsEtiologyLIUYuan(DepartmentofDermatology,theGeneralHospitalofTianjinMedicalUniversity,Tianjin300052,China)[Abstract]Acnei

3、nversa(AI)isalsonamedhidradenitissuppurativa,usuallyreportedasfollicularocclusiontriadinChineseliteraturesregardingtheconcurrencewithacneconglobataandperifolliculitiscapitisabscedenssuffodiens.Duetotheconfusingnames,itishardforreaderstounderstand.Hereinwereviewedthehis-toricalchangeo

4、fit'snametohelpunderstandingthediseaseatdifferentperiod.Inaddition,wealsogaveanupdateonitsetiologywithemphasisonbreakthroughadvancesaboutgeneticaspectsinrecentyears,andexploresthepossiblepathogenesisofAI.Itishopefulthatthediseasecanbepreventedandtreatedatthegenelevelanderasethepainof

5、thepatients.[Keywords]Acneinversa;Nomenclature;Etiology;Pathogenesis1历史及命名主要组织学特征。1955年,Shelly和及。1957年,皮肤科医师TiborBenedek1.1化脓性汗腺炎命名的由来逆向Cahn通过经阿托品浸润的胶带行人工对Shelly和Cahn的实验提出了质疑,认性痤疮(inversaacne,AI),又名化脓性汗脱毛而建立了本病的实验模型,组织学为顶泌汗腺的变化在HS的发病过程中腺炎(hidradenitissuppurativa,HS),是一上观察到了顶泌汗腺的阻塞、扩张

6、和炎并非原发。然而,他并没有提出“毛囊为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以反复发生皮肤症,该研究认为HS是原发于顶泌汗腺的HS的原发改变”这一观点,反而认为HS脓肿、窦道及瘢痕形成为特征性表现。细菌感染过程,对逆向性痤疮的认知产的发病起源于腺周的结缔组织。1839年Velpeau首先报告了一类发生在生了深远影响。依据Shelly和Cahn的目前认为,化脓性汗腺炎是一种毛腋窝及肛周的脓肿性疾病,并认为是顶研究,许多论文都认为HS是一种原发于囊性疾病,而不是以往认为的顶泌汗腺[1-2]泌汗腺炎症,称为化脓性汗腺炎。1854顶泌汗腺的疾病。疾病。1990年,Yu和Cook对来自H

7、S患年,法国医生Verneuil将该病的病因归1.2由化脓性汗腺炎向逆向性痤疮的者的腋窝皮肤标本进行了检查,结果12因于顶泌汗腺,并于1865年创造了转变Shelly和Cahn的研究发表之前,份样本中10份发现了异常扩张的毛囊,“hidrosadénitephlegmoneuse”(法语:化脓就有人对“HS原发于顶泌汗腺”这一观复层鳞状上皮囊肿及窦道。所有囊肿中性汗腺炎)一词。然而,Verneuil的结论点持反对意见,其中之一便是Brunsting。都有分层角蛋白的存在,其中一半包含仅仅是基于HS特征性的发生在顶泌汗虽然在1939年,他还认为顶泌汗腺的炎发干,表

8、明该囊肿是扩张的毛囊。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