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中的批评和惩罚

浅谈教育中的批评和惩罚

ID:43913760

大小:21.5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6

浅谈教育中的批评和惩罚_第1页
浅谈教育中的批评和惩罚_第2页
浅谈教育中的批评和惩罚_第3页
浅谈教育中的批评和惩罚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教育中的批评和惩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教育中的批评和惩罚摘要:在当今社会,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学校,人们普遍推行赏识教育,认为好的孩子是夸出来的。人们都期望进行一种理想的教育,没有负面的批评、惩罚,家长放心,学生开心,在表扬和鼓励中激励学生健康地成长。然而,教育实践证明这是不现实的。其实不然,赏识教育并不能包治百病。也就是说,教育同样需要批评,需要惩戒。关键词:教育;批评;惩罚一、教育需要批评和惩罚1・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我们都会说,要赏识教育,要多鼓励表扬学生,要以平等的姿态和学生对话,尊重学生,给他们创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气氛。我承认爱是最好的教育,严也是一种爱,但不认为一

2、味地表扬就一定是最好的教育,教育也绝不是单纯地表扬,表扬学生要看是否恰当,是否能起到最大的教育效果,而不是害怕出事,一味地迎合学生、取悦学生。对学生采取不作为的消极姿态,一味地纵容、溺爱、表扬,这是教师对工作的不负责任,对学生的智力及身心健康发展不利。应用恰当的教育方式让学朱明白“没冇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知道哪些界限是不能逾越的。2.没有惩戒的教育是残缺的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合理的惩罚不仅是合法的,而口是必要的因为教师承担着教育管理的职责和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的使命,对犯有错误的学生进行惩罚不仅是教育赋予教师应有的权利,也是教师义不

3、容辞的责任。对学生i味地细声细气,一味地宽容,这不是真爱,无原则的宽容实际上是帮助学生掩盖错误,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隐形杀手,如同医生不能指出病人的真正病情,然后对症下药,这就是庸医。同样如此,教师不批评学生缺点,不纠止学生的错误,就等于是杀手。庸医害人,庸师毁人。二、批评和惩罚的原则1.批评要冇针对性批评耍有一定的针对性,比如说班上同学有些比较调皮,经常捣乱违反纪律等等,这个时候要提出批评。但是,不能很随意地去找这几个学生进行批评。批评的时候,一定要搞清楚这些学生到底是犯了什么错误,要让他们明白。关键还要帮助他们去克服这些困难,改正这些缺点

4、。2.批评要在恰当的时间如果学生出现违纪犯错误的情况,教师需耍在恰当的时间去批评和惩罚他,也就是说要处理得及时。比如说,课堂上学生讲话,开小差,不专心听课等,教师在发现后,一定要在课后或者当天之内就去找学生谈话,对其进行批评和教育,这样才能收到效果,否则,如果过了几天甚至很久才去找其谈话说起这个事情,然后再去批评,效果是非常不好的。学生会觉得老师这是在翻旧账,所以教师在批评学生的时候一定耍及时,避免翻旧账的情况发生。1.批评要采用合理的语言教师批评教育学生的FI的是帮助他们克服缺点,纠正错误,不断进步。这就耍求我们在进行批评教育时,耍用友善

5、的语言,做到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鼓励的角度出发,耐心地进行批评教育。切不可随意地进行挖苦、讽刺、大声斥责,更不可进行体罚。因为那样做,不仅不能帮助同学进步,反而会伤害同学的自尊心,自信心,产生消极影响。2.惩罚要对事不对人合理惩罚否定的是不良行为而非学生本人。要把惩罚限制在学生的不良行为上,如逃学、讲脏话、打人等,避免用侮辱性、伤害性语言。任何形式的惩罚,都应蕴含丰富的教育内容,万不可罚不择法、罚而无度、为罚而罚、以罚代教。教师应时刻提醒自己:惩罚仅仅是管理的一种手段而非目的。5•惩罚需要恰到好处学生犯了什么样的错误才需要受到惩

6、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这都需要教育者根据学生的性格、一贯表现、所犯错误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选择恰当的方法。(1)惩罚须与适当的表扬或奖励相结合。单靠惩罚教育会伤害学生的人格尊严,会形成负面教育,效果会适得其反。因此,当学生出现某种不良行为或犯有错误时,首先应肯定、表扬他做得对的或取得的成绩,然后再针对他犯的错误进行必要的惩罚。(2)惩罚应以尊重为先,以人格为底线。马卡连柯指出:“我的基木原则永远是尽可能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在选择每一种惩罚方法时,应使之建立在塑造学生人格的基础上,唤起学生的良知,启发他的自觉性。(3)

7、惩罚应留有改正机会。惩罚是手段而非日的,应给学生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可以在惩罚前告诉学生如何改正错误,否则就会受到惩罚;或当学生受到惩罚后,主动提出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如果你只惩罚而不告诉学生正确的行为,那他可能会再次碰到同样的事情犯同样的错误。6•惩罚要避免体罚和变相体罚惩罚学生要防止体罚或变相体罚。体罚不仅伤害了学生的身体健康,也伤害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不可愈合的创伤,使学生失去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胆小、懦弱或者固执倔强的性格。体罚还会造成学生说谎,还养成“欺软怕硬”、“两面三刀”等种种不良习性。学生犯错、有过失的时候,恰恰是教育的契

8、机。教师应该抓住契机,运用自L1的教育智慧,使用合理惩罚进行矫止,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参考文献:[1]秦美兰•教育需要批评、惩戒与敬畏[j]・教师,2011.[2]卢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