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轨道交通火灾原因及预防对策

浅议轨道交通火灾原因及预防对策

ID:43916410

大小:1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6

浅议轨道交通火灾原因及预防对策_第1页
浅议轨道交通火灾原因及预防对策_第2页
浅议轨道交通火灾原因及预防对策_第3页
浅议轨道交通火灾原因及预防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议轨道交通火灾原因及预防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轨道交通火灾原因及预防对策中图分类号:P4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市场。由于绝大部分为地铁,其深处地下、环境封闭、空间狭窄等特殊的环境因素,一旦发生火灾极其难施救。所以防火安全一直是轨道交通安全的重中之重。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也将于4月28日正式开通。如何保证苏州轨道交通的消防安全,也成为了我们面前一道严峻的课题。地铁火灾的原因自1863年世界第一条地铁在英国伦敦建成并投入运营以来,各国相继修建地铁,我国也不例外。纵观近些年世界各地地铁火灾事故及原

2、因分析如下;通过25起地铁火灾案例,火灾原因大致分为三大类:一是设备因素引发的火灾;二是人为因素引发的火灾;三是环境因素引发的火灾。(一)设备因素它包括电气设备、车辆设备及轨道交通辅助设备因素等。地铁火灾多由设备因素引发,大约占火灾发生总数的绝大多数(其中电气设备因素占50%以上)。电能是轨道交通的主要动力源,在地下各车站和行车隧道中,设有变电所、供配电控制设备、各种电缆及通风、照明、调度指挥等电气设备。电气设备种类多,数量大,在运行中发生短路、过负荷、过热等故障时造成地铁电气设备火灾居高的主要原因。车辆设备引发的火灾

3、,主要集中于“受流器”短路拉弧、客车蓄电池短路起火等问题。地铁辅助设备火灾,主要是指值班室、生活用房、设备间、仓库等地,由于乱拉电气线路、电热器、电炉等用电器具发生故障引发的火灾事故。(二)人为因素主要包括工作人员违章操作、用火不慎、旅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车、人为纵火等因素。随着社会发展,工作人员及乘客对地铁的环境有更高要求,因此,地铁内部使用了大量的电器,甚至违反安全用电制度,引发了不少火灾。此外,乘客在车站、电客车上吸烟,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站引发的火灾也时有发生。(三)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地铁内部潮湿、高温、粉尘大、鼠

4、害等因素。由于地下空间通风不畅、洞体散热不良等原因,地铁内部温度将逐步升高;工程结构出现多处漏水,地下湿气不易排出,地下相对湿度较高;地铁内部老鼠等小动物啃咬电缆电线。上述原因都造成了电气设备、线路绝缘性能下降,极易造成短路火灾。防火措施和对策苏州轨道交通始终将消防安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认真贯彻国家“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除日常监督检查外,还因结合火灾起因,从防、控两方面着手。首先,加强轨道交通内部电气设施的消防安全管理。主要包括:1.各级配电设施,应安装完善的过负荷、漏电、欠压、过压等保护电路和报警装置

5、;2•地下变配电设备应选用无油型,对已有的油浸式变配电设备应采取设置泄油池,防油堤坎等防止油料外溢等措施;3.对受流器、电缆电线接头加强检查维修,并注意清除列车运行线路上的导电体,防止受流器、电缆电线短路放弧引发火灾。4.完善火灾应急预案。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和实际演练情况,完善应急预案,健全事故沟通渠道和处置方案。适时开展演练演习。其次,加强人为因素的消防安全管理。人的行为加上物的不安全状态导致了危险的出现,而危险会不会最终演变成为事故,是取决于人们对危险所采取的措施正确与否。主要措施从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现场检查力

6、度,发现隐患、火情应及时报告迅速处理。2.加强消防操作岗位的培训,严格做到持证上岗,防止发生误操作。3.把握好现场作业关,现场有火施工时,必须按规章制度要求办理动火相关手续,方可施工。4•加大对进出车站人员的管理工作,执行轨道交通相关规定和要求,严禁乘客在车站区域内吸烟,坚决杜绝乘客将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带入车站乘车,配合轨道公安部门做好安检工作,消除人为因素造成的火灾事故。接着,加强地铁内部环境因素的消防管理。1.加强地下空间的通风2•采取治理鼠害的措施,减少设备故障3.减少地下空间的火灾荷载。只有最大限度地控制可燃物

7、,提高材料防火性能,才能防止火灾迅速蔓延。最后,加强对新问题的研究,防患于未然。收集各铁路隧道消防安全技术的研究成果,尤其是火灾自动报警、消防联动控制、消防通讯技术、电气火灾成因与预防、人员引导疏散等领域。将研究成果与现场实际相结合,有效的提高运营消防安全管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