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第24、25讲巩固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第24、25讲巩固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ID:43923524

大小:138.27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16

(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第24、25讲巩固练(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第24、25讲巩固练(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第24、25讲巩固练(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第24、25讲巩固练(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第24、25讲巩固练(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第24、25讲巩固练(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4、25讲巩固练编者选题表考点角度题号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新中国成立初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调整1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一五”计划下的社会主义工业化3探索与失误国家调整经济管理体制41958年下放计划管理权限加剧经济混乱5新中国城市化发展6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7国企改革提高工人积极性8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9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对外开放揭开序幕10改革开放不断深化11我国经济发展与世界市场联系日渐紧密12综合13、14一、选择题1.新中国成立后,陈云曾说:“现在有些资本家有这样的想法:政府搞重工

2、业,他们搞轻工业,政府搞原料工业,他们搞制造工业,包袱都要你背,他们赚钱。我们当然不能这么办。”为此,人民政府(  )A.实施国家资本主义政策B.强调经济建设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C.没收官僚资本主义企业D.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当务之急解析:A 根据“资本家”身份表述,可知时间应当限定在三大改造前,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政策,故答案为A项;“强调经济建设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指农、轻、重的比例问题,材料无此信息,B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到对官僚资本的处理问题,C项与材料

3、无关,故排除;“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的1957年毛泽东提出的,故排除D项。2.1956年底,全国已有75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入社农户达1.2亿多户,占农户总数的96.3%,其中高级社的户数达1亿多户,占农户总数的88%。这种情况表明(  )A.国民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B.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巨大C.改造分散的小农经济成效显著D.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解析:C 材料说明农业合作化程度高,国家加强对农业经济的指导,材料不能反映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

4、三大改造后农业合作化程度高而未直接提及计划经济体制,故B项错误;材料中农业集体化程度高有利于改善小农经济分散的状况,故C项正确;材料时间为1956年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2年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故D项错误。3.(2019·广东深圳月考)1953年9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城市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指示》。凡是工业建设比重较大的城市,要迅速组织力量,抓紧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中小城市一般不再扩大基本建设,只进行一些必要维修工作。据此可知当时(  )A.集中资源建设工业化基础B.限制城市人口的过快膨胀C

5、.优先发展沿海的工业城市D.将工业城市进行重新规划解析:A 工业建设比重较大的城市抓紧规划设计工作、中小城市不再扩建,结合材料时间1953年可知,当时是在集中力量、集中资源建设工业化的基础,故A项符合题意,正确;B项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排除;材料不只涉及沿海的工业城市,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没有提及要将工业城市进行重新规划,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4.(2018·河北唐山一模)根据下表内容判断,能够被认定的历史结论是(  )召开时间会议类型主要议题和会议成果1961.3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人民公社体

6、制问题;公社规模必须划小1961.8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重点是工业问题,其次是粮食问题;会议通过《工业七十条》,加强企业的经济核算和财务管理1961.10中央局第一书记会议专门讨论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问题A.工业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B.人民公社化造成了严重后果C.中央着手调整经济管理体制D.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基本完成解析:C 从时间上看,这一时期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从材料中的“公社规模必须划小”“加强企业的经济核算和财务管理”“专门讨论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问题”来看,针对人

7、民公社体制和“大跃进”带来的问题,中央正在着手调整经济管理体制,故C项符合题意。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符合史实,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排除D项。5.(2018·广东惠州摸底)1958年6月后,中央先后作出了下放计划管理权限,下放基建项目审批权、下放财权和税收权以及下放商业、银行管理权等一系列决定,把铁路、交通、邮电、航空、港口、电力等重点企业也下放给了地方,该措施(  )A.克服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B.加剧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混乱C.协调了中央和基层经济关系D.

8、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健康发展解析:B 材料讲述了中央“下放计划管理权限”,并不能克服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事实上改革开放前中国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其弊端一直存在,故A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在“大跃进”运动期间,中央变中央集中管理体制为地方为主的分散的多中心的计划管理体制,造成人力和资源的浪费,加剧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混乱,故答案为B项;材料强调的是扩大地方的经济建设的管理权限,以发动群众的力量来大搞建设,不涉及协调中央和基层的经济关系,故C项排除;材料导致工业生产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