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

ID:43999164

大小:4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17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_第1页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_第2页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_第3页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_第4页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课题实验阶段性小结石嘴山市第六小学刘惠英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的重点在'育',所谓'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叶老认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来离开学校后,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地自学充实,自我修养,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少年儿童是我们教育的主要对象,由于小学生的可塑性,在教师指导下,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乐于读书的情趣,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身受用,一个人一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可以自我完善“终身教育”,就可以不断学习新知识,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新颁布的

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总量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面对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我们更应重新认识阅读在语文教育中所处的位置,明确时代赋予它的一些新功能与特点,更应对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行研究。一、课题研究从调查研究开始为了客观地了解学生阅读习惯的现状,较好地消除培养进程中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采用问卷调查、谈话的方法进行了调查。我们对收上來的学生问卷与家长问卷、教师问卷进行整理、归纳,发现我校学生的阅读尚处于一种消极、低效的状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特征

3、:1、学生自觉阅读的兴趣不浓。从调查屮我们发现21%的学生对读书看报感兴趣,每天都读,47%的学生只是偶尔读读,没有计划,没有经常阅读的习惯,他们是因为教师和父母的规定不得不读。究其原因,我们的孩子是在视听的环境中长大的,电视、VCD、电脑游戏等大众媒体的普及对学生的读书兴趣有很大冲击。数据表明更多的学生在屯视与书Z间更喜欢前者。这种阅读兴趣的丧失,造成了阅读质量少,语言的吸收和积累不够,阅读质量的不高。阅读兴趣的丧失,是学生阅读的最大敌人。2、学生对阅读方法的掌握不够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尚不能自觉地

4、迁移到课下阅读屮来。没有边读边思考,边批注、勾画的习惯,有的该精读的不知怎样精读,草草读过,不求甚解。只需粗读的却迟迟不肯放手,浪费了许多宝贵的吋间。86%的学生希望老师在阅读课上引导大家读;95%的家长认为学校有必要开设阅读指导课,希望老师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3、阅读的内容不够丰富阅读是一切心灵的对话。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与一位心灵高尚的人交流。因此,找到合适学生读的课外书尤为重要。然而调查结果却不乐观。46%的学生喜欢读漫画、卡通类,40%的学生喜欢读文学故事类,22%的学生喜欢读科普类。85%的家长只

5、是偶尔带孩了上书店,家里的孩子读的书有100册以上的只占2%,50册以上的仅占15%o有些学生家长,因没有经验,因而择书时有些盲目,或是书冃过于单一,造成阅读面狭窄,或是盲目听从孩子的意见,选择了一些要求过高或过低的书籍,或是干脆放任自流,造成一些有害的书籍也岀现在孩子的书桌上。4、不重积累,良好的阅读习惯仍未养成。很多学生阅读纯粹是“读”,不作读书笔记这个帮助记忆的手段,因而虽然读书不少,但仍语感不强,语言不丰富,良好的阅读习惯仍未养成。思考对策:(一)创设氛围,让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一贯化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

6、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很难靠一两次强化训练而一劳永逸的。但也不能把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理解为是不厌其烦的反复强调,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机械训练。更为有效的方法是在必要的授Z以渔、导Z以法的“教化”以外,注意创设氛围,进行润物无声的“默化“。长期的熏陶与耳濡目染将深化学生对良好阅读习惯重要性的认识。形成以读好书为荣的学校、班级氛围对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大有益处。(-)循序渐进,让良好的阅读习惯系统化根据学生自身发展的规律,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学习风格的差异,因材施教,分层要求,有计划,有顺序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扎

7、扎实实进行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避免期望值过高,欲速则不达,要求过低,孩子没兴趣,进步不快。(三)投注情感,让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自觉化在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上,多用鼓励法,把微笑和爱心带给学生,避免因强制的命令,消极的惩罚等硬性的手段打消学生的读书积极性,用情感來唤醒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塑造的潜能,使强烈的阅读愿望,浓厚的阅读兴趣,愉快的阅读情绪等非智力因素活跃起来,成为良好阅读习惯养成的巨大内驱力,乐意阅读,并去享受阅读。(四)评价反馈,让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巩固化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人生中最深切的禀质,乃是

8、被人赏识的渴望。”在学生身上,这种渴望赏识和表扬的心理尤为明显。所以不管是教师评价、家长评价,还是学生的互相评价,都耍努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建立一种发展性,激励性的评价机制,防止评价中的一刀切,对学生压指标,重短效的行为。总之,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采取刚柔相济,严中有慈,恰当运用以“尊重、关爱、激励、引导”为特征的“柔性”教育方式,使学生把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过程看作是自我磨练意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