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影像诊断

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影像诊断

ID:44005040

大小:3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7

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影像诊断_第1页
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影像诊断_第2页
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影像诊断_第3页
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影像诊断_第4页
资源描述:

《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影像诊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影像诊断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影像诊断【中图分类号】R7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10)10-53-02【摘要】本文分析了10例经病理证实的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简称DBAC)的胸部平片和CT扫描资料。提出了几个特征性的征像:⑴磨砂玻璃征;(2)腺泡样结节;(3)病理性支气管气像。同时探讨了各种征像的病理基础,鉴别诊断和早期确诊方法。【关键词】弥漫性;肺癌;影响像学诊断弥漫性肺部病变病种广泛,许多疾病临床症状、X线征像、CT表现大同小异,鉴别及定性诊断较为困难。所以弥漫性肺部疾病的诊断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临床上发病隐匿,病症轻微且

2、病程较长,不易及时诊治。收集我院2002年10月至2009年10月,病理证实的10例DBAC影像特征性表现,分析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男7例,女3例。年龄48〜71岁。病史2周〜1年半,平均4.2个月。临床表现咳嗽、气急各10例,血痰、胸痛各3例。7例行肺穿刺活检,3例行纤支镜检查,1例手术切除,所有病人均经病理确诊。全部病例均有2次以上胸部平片检查,最多者6次,平均3次,并且所有病例均有1次以上的CT平扫和增强扫描。层厚层距均为5mm,在兴趣区加用2mm薄层扫描。2结果2.1肺部表现(1)腺泡样结节。7例胸片及10例CT扫描均显示。表现为肺野内针尖至粟粒大小点状、结节状高密度影,呈不均匀分

3、布。(2)磨砂玻璃样征。3例胸片及5例CT扫描显示此征像。(3)大片状肺实变。8例CT扫描显示此征,一般按肺叶、肺段或亚段分布,实变多为不完全性,肺窗明显显示实变,纵隔窗常显示实变区内蜂房状透亮区。有吋可伴有肺体积缩小。(4)肿块。4例肺内显示肿块,3例肿块较小,1例肿块4cmx5cm,其内有不规则低密度坏死。2.2病理性支气管气像表现为管壁不同程度增厚、僵硬,管腔狭窄或凹凸不平。病理性支气管气像片常在肺实变的基础上产生。2.3单侧或双侧肺门增大,结构欠清9例。2.4纵隔淋巴结增大7例。2.5胸腔积液8例。单侧与双侧性各5例,6例为少至中量胸水,2例中至大量胸水,且1例为液气胸。2.6心包积

4、液3例,均为少量。3讨论3.1DBAC的发展规律DBAC按病变分布情况可分为单灶型和多灶型两类。单灶型病变按肺的叶段分布,而多灶型病变弥漫,常分布于一侧肺甚至全肺。木组系列胸片及CT扫描资料显示:3例病灶开始局限于一个肺段,逐渐扩散致同侧肺,最后累及双肺。3例最初为一个肺叶,然后向同侧肺内转移,最后累及双肺。4例初诊即双肺受侵,但仍可显示病灶是以某一肺叶或肺段最为明显。另外从病变形态上观察,病变均以大片状实变或肿块为中心,周围为磨砂玻璃样病灶,再外周可见腺泡样结节。由此可见单灶型与多灶型只不过是病变发展的不同阶段。病变起源于肺的某一节段,再侵犯同侧肺,最后双肺受累。从病变形态上讲,首先为肺泡

5、样结节,再到磨玻璃样改变,最后大片肺实变。后期有肺体积收缩。3.2DBAC有诊断价值的儿个征像3.2.1磨砂玻璃征。其表现与肺泡性肺水肿密度相似。病理上磨玻璃影及蜂窝影反映了肺泡腔内大量低密度粘蛋口或肺泡癌沿肺泡间隔伏壁式生长而肺泡腔不完全充填的结果,磨玻璃影及蜂窝影的存在常提示早期肺泡癌。木组资料显示该征出现于大片实变之前,大片状实变之边缘亦可可显示此征,其病理基础主要是病变某一阶段肺泡壁增厚,肺泡腔缩小,且因细小支气管不全梗阻,肺泡腔内存留部分液体和气体。增厚的肺泡壁,以及肺泡腔内部分液体和部分残留气体共同构成这种特征性征像。随着肺泡腔内液体增多,气体减少,病变区密度逐渐增高,最后形成大

6、片状实变。3.2.2腺泡样结节。本组7例胸片及10例CT扫描显示该征像。腺泡样结节密度、大小、分布不均,小的1〜2mm,大的3〜5nim。病灶有融合趋势,形成大面积实变,大片状实变周围或外周肺野表现较明显,病理基础主要为肺腺泡实变。DBAC开始是单个病灶,弥漫型为病变在两肺转移的结果[1]。3.2.3病理支气管气像。在实变阴影中可见支气管充气征及蜂窝征,结节病灶的融合以及融合病灶内的支气管充气征,为本型细支气管肺泡癌与粟粒型肺结核和一般粟粒性肺转移的主要区别。充气支气管部分呈残根样。远端细小支气管由于管壁增厚管腔闭塞多不能显示,部分管腔明显狭窄、僵硬、凹凸不平等。其病理基础主要是癌组织伏壁式

7、生长侵犯支气管壁所致[2]o总Z,DBAC影像表现多种多样,当CT片上出现实变与结节共存,伴磨玻璃影的小叶中心性结节和远离实变的磨玻璃影吋,则高度提示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癌。3.3鉴别诊断DBAC多发结节型应与其他多发结节性病变如尘肺、血行播散型肺结核鉴别,主要需与肺结核鉴别,特别是在早期阶段。本组3例先后误诊为各型肺结核。主要鉴别点有:(1)临床表现,前者有咳嗽、气急,•且气急随病灶增多而明显加重,后者有结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