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门阴影增大临床X线分析

小儿肺门阴影增大临床X线分析

ID:44006679

大小:4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17

小儿肺门阴影增大临床X线分析_第1页
小儿肺门阴影增大临床X线分析_第2页
小儿肺门阴影增大临床X线分析_第3页
小儿肺门阴影增大临床X线分析_第4页
小儿肺门阴影增大临床X线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儿肺门阴影增大临床X线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儿肺门阴影增大临床X线分析[摘要]目的:提高对小儿肺门阴影增大的临床x线诊断水平。方法:对2004年3月至2006年7月间在儿科治疗的117例肺门阴影增大患儿的临床X线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结核性肺门阴影增大48例(41.0%),其中原发综合征12例表现为原发浸润病灶,结核性淋巴管炎,肺门淋巴结增大,呈典型“双极征”;肺门淋巴结结核32例,X线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肺门区结节样致密影,以单侧多见,呈“炎症型”或'‘结节型”;粟粒性肺结核4例。非结核性肺门阴影增大69例(58.9%),其中急慢性支气管炎21例,细菌性或病毒性肺炎40

2、例,支原体肺炎5例,肺门部血管异常3例,X线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肺门阴影呈均匀性密度增高,范围增大,边缘模糊,以双侧多见。结核菌素试验(0T试验)阳性者37例,阴性或弱阳性者55例。结论:小儿肺门阴影增大病因复杂,X线诊断时,需认真分析X线征象,密切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可做出正确诊断。[关键词]肺门阴影;儿童;X线诊断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是儿科常见病,临床上大多数患儿应用X线胸片检查以协助诊断。在临床工作中,小儿胸片显示肺门阴影增大的征象较为常见,诊断医师往往由于患儿临床症状不典型,X线检查方法不恰当,X线胸片表现不典型而误诊为肺门淋

3、巴结结核,临床上应用抗唐药物治疗,给患儿带来损害,有些病例经临床及X线动态观察排除肺结核诊断。本文搜集2004年3月至2006年7月在本院儿科治疗的显示肺门阴影增大患儿117例,对其胸片及临床有关资料进行分析。1材料与方法本组患儿年龄均在15岁以内,其中男86例,女31例。2岁以内9例,3岁〜6岁26例,7岁〜10岁69例,11岁〜15岁13例。临床表现:发热57例,咳嗽87例,消瘦73例,盗汗61例,颈部及颌下浅表淋巴结增大者38例,肺部呼吸音异常59例,结核菌素试验(0T试验)92例,其中阳性37例,占所有病例的31.6%。

4、所有患儿均拍胸部正位片,部分加拍侧位片,或选择胸部透视观察。2结果2.1表现为肺门阴影增大的肺结核48例,占41.0%,其中原发综合征12例,肺门淋巴结结核32例,血行播散型4例。非结核性肺门阴影增大69例,占58.9%,其中急、慢性支气管炎21例,病毒性肺炎19例,支原体肺炎5例,小叶性肺炎15例,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6例,肺门部血管异常3例,误诊为肺门淋巴结结核36例,误诊率52.0%。2.2X线表现肺结核48例中,原发综合征表现为肺内小片状浸润阴影,边缘模糊,结核性淋巴管炎形成的条索状阴影与肺门增大之淋巴结相连。32例肺门淋

5、巴结结核显示为单侧或双侧肺门区团块结节样致密影,边缘清楚或模糊,以单侧多见,共计28例,多见于右侧。粟粒性肺结核4例,表现为双肺粟粒样阴影,呈“三均匀”分布,3例伴肺门淋巴结增大,1例表现为肺门增大模糊,侧位胸片肺门区肿大淋巴结呈结节状阴影突出于血管影之外,非结核性肺门阴影增大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肺门阴影呈均匀性密度增高,边缘模糊及增粗条索状阴影,以双侧肺门阴影增大为主,占55例,28例伴有肺纹理增粗、模糊,或散在斑片状、淡片状阴影,边缘模糊,11例仅显示肺纹理增强改变,或呈网状阴影,肺门部血管异常3例,表现为双侧肺门血管阴影增宽,

6、范围增大,密度增高。3讨论小儿肺门阴影增大在放射科工作中较为常见,究其原因除结核菌感染外,其他呼吸道感染也可导致肺门阴影增大[1],本组病例中,非结核性肺门阴影增大占了5&9%。由于肺门的生理解剖结构和X线表现复杂,影响其形态变化的因素较多,加之儿童急、慢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发热、咳嗽、乏力、盗汗等与结核感染症状相似,诊断中可将非结核性肺门阴影增大误诊为结核病而造成误诊误治,特别是基层医院,检查手段的欠缺,医务人员对肺门形态理解的差异,临床医生过分依赖X线检查报告更容易导致误诊误治而延误病情,故对肺门阴影增大应全面分析,作出正确诊

7、断。3.1正常肺门阴影[2]的组成及形态肺门阴影是由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和淋巴结共同构成的综合投影。胸部正位片肺门位于两肺野内带2前肋〜4前肋间处,两侧肺门阴影多对称,位于纵隔心缘旁,大小和密度大致相等,在肺门旁可见2个〜3个圆点状阴影,系血管的断面,多与支气管断面相伴行,大小因人而异。侧位胸片肺门影像分为分开型(两条竖直条带影)和重叠型(卵圆影),分开型肺门血管影呈椭圆形,位于主动脉弓阴影的下方,紧贴后缘为中间段支气管,左肺动脉位于其后上方,右肺动脉形成的椭圆形阴影的前部为右上肺静脉,重叠型肺门影的上部为左肺动脉弓,下部为叶

8、间动脉。正侧位胸片观察肺门时,右侧肺门角,右下肺动脉外缘,左肺动脉弓的上缘,中间段支气管的后壁均应清晰、锐利。正常情况下,肺门淋巴结直径<;1.0cm,在胸片上看不到,当呼吸道及肺实质感染或其他因素导致肺门区血管扩张,周围渗出、水肿及淋巴结增大时,可使肺门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