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铅中毒诊断-治疗及预防

小儿铅中毒诊断-治疗及预防

ID:44006993

大小:43.5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7

小儿铅中毒诊断-治疗及预防_第1页
小儿铅中毒诊断-治疗及预防_第2页
小儿铅中毒诊断-治疗及预防_第3页
小儿铅中毒诊断-治疗及预防_第4页
小儿铅中毒诊断-治疗及预防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儿铅中毒诊断-治疗及预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儿铅中毒诊断治疗及预防小儿对铅得敏感性高,容易发生铅中毒,对小儿的发育和健康可造成很大的损害,而且是不可逆的,现将小儿铅中毒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简述如下。1小儿铅中毒的诊断标准我国小儿铅中毒的诊断标准,经过近几年的研究表明,多数学者仍主张沿用1991年美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CDC)制定了新的标准即:血铅□100ug/L(0.483umol/L),而无论是否有相应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其他血液生化改变。CDC根据血铅浓度水平分为5级,1级:BPbCOOug/L;ll级100ug/L

2、ug/L;IV级:450ug/L

3、细胞膜具有保护作用,ZnMT可以释放出锌离子,疏基与铅络合,形成低毒物,经肾脏排出体外,对肾脏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3]。1.3果胶等天然高分子络合机制低甲氧基果胶系天然高分子物质,常与钙或镁形成巨大的网络结构,果胶与铅形成不溶解的、不能吸收的复合物沉淀,对铅有强大的亲和力,它对铅的选择性络合亲和力均大于其他元素,对人体代谢所必需的元素作用极小,曾被推荐给铅作业工人作为保健食品。1.4其他魔芋精粉(RKP)是用魔芋块经物理过程加工精制而成,其主要成分为葡甘聚糖,是一种难于被人体消化吸收的半纤维素,体外研究表明RPK与铅有较强特异性结合能力[4]

4、,不影响Ca、Fe、Zn、Cu等必需元素的吸收利用。1.5维生素C与铅结合成抗坏血酸盐,从肠道排出体外。2拮抗机制2.1钙、铁、锌等元素与铅同属二价金属元素,在体内代谢过程中有竞争作用,在小肠中竞争同一运载结合蛋白,钙、铁、锌的补给能抑制铅的吸收[5].2.2特殊营养物质袂菩、茅根、海带、茶叶、杭白菊、香蕉等在体内拮抗钱的作用或减少铅的吸收,有利于降低血铅和其他靶器官如肝、肾、脑等内的含铅量[6]。3增强机体免疫能力铅在细胞内可与蛋白质的琉基和细胞器结合,通过抑制磷酸化而影响能量的产生以及抑制ATP酶而影响细胞膜的运输功能,从而影响体内的氧化

5、还原系统,降低机体的解毒作用。临床上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蔬基参与体内重要的氧化还原反应,它通过消除自由基和其他活性代谢产物而保护和减轻了细胞损害,增强机体免疫能力,缓解铅毒[7]。3治疗原则与主要治疗措施目前认为:1级:无需临床处理。II级:每3月测1次血铅,动态观察;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纠正高危行为和营养指导;如勤洗手、纠正手■口动作、增加钙、铁、锌、硒的摄入,补充维生素E、C、B等;全面补充所需元素对排铅的作用应比补充单一元素的驱铅效果更佳[8]。山级周内复查血铅,寻找铅暴露源,查家人血铅,进行体检和驱铅试验,根据结果决定进一步处理措施

6、。IV级:48h内复查血铅,行驱铅治疗。二疏基丁二酸350mg/nTidx5^Bidx14天为一疗程或钙促排灵(CaNa2EDTA):1~1.5g□口i.v.bydrip(加入1000ml5%GS中)5天1疗程[9]。V级:立即复查血铅并住院驱铅,用CaNa2EDTA和BAL(二疏基丙醇)联合,此级中毒患者尚可出现多脏器损害,铅性脑病等。铅性脑病时用D.X.M.10〜40mg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用3〜5天,或用高渗脱水剂或强利尿剂治疗以降低颅压并配合对症处理。驱铅用CaNa2EDTA:50mg/kg加于葡萄糖中静脉滴注,连用5天,

7、以后视尿铅水平驱铅治疗[10]o4小儿铅中毒的预防首先要提高全民对铅中毒的正确认识,改变铅污染的环境,提倡绿色环保,加强健康教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4.1不带小儿在汽车、机动车多的马路上玩耍和散步,长时间活动应在高于地面1m以上(在1m以下含铅浓度比1m以上高6倍),脱离高浓度铅污染的呼吸带。4.2居室、幼儿园、学校装饰严格选用环保建材,杜绝铅超标的油漆、涂料等有害建材的使用,防止室内铅污染。4.3少吃和不吃含铅高的食物,如皮蛋、爆米花、烧烤、罐头食品等,忌用含铅药品口1]o1=14.4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餐前洗手,一旦接触过含铅物品及

8、时洗手,勤剪指甲,清洁卫生时用湿拖把拖地,湿抹布擦家具,经常开窗通气,不使用含铅高的玩具和餐具,如劣质的油彩画,颜色鲜艳的奶嘴、奶瓶等;不边吃边玩边学习,不吸允手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