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教法考点分析

教材教法考点分析

ID:44045192

大小:68.2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8

教材教法考点分析_第1页
教材教法考点分析_第2页
教材教法考点分析_第3页
教材教法考点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材教法考点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中考命题的主要依据,无论课程改革怎样改,考试怎么变,教材是根本。2、钻研教材,把握教材是教师永远的基本功。3、如何处理好教材,把握其难度和要求,熟悉教材中的知识考点和考法,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二)教材的主要特点1、体系结构(1)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生发展的特点、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及需要,釆取"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与"统计与概率”三块内容交叉编排,螺旋上升的方式,由简单到复杂,由低层次的展开到高层次的综合,不断深化。(2)数学内容的引入,采取从实际情景问题入手的方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

2、际,选择具有现实背景的素材,建立数学模型,使学生通过问题鯉决的过程,获得数学概念,学握解决问题的技能与方法。(3)教材内容的呈现,努力创设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境和机会,适当编排应用题、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自主探索实践,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4)教材内容的编写,把握课程标准,同时又具有弹性,编入一些选学内容,以适应较高程度学生的需要,使得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得到发展。(5)教材内容的叙述,适当介绍数学内容的背景知识与数学史料等,

3、将背景材料与数学内容融为一体,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6)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教材中占有适当的地位,有利于学生理解、自主探索、实践体验。2、教材体例(1)教材的正文中,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适当设置了一些相应的栏目,如观察、思考、实验、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给学生适当的思考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经历体验和感受,获得必要的知识。(2)结合教材各块内容,安排一些有关的阅读材料,涉及数学史料、数学家、实际生活、数学趣题、知识背景等等,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应用意识,进行爱国主义、人文精神的

4、教育。(3)控制习题总量,降低难度,增加探索、开放、实践类型的习题。按照不同要求,编制不同水平的练习题。按课时给出随堂的练习,每一节设置习题,每章的复习题设程度不一的A、B、C三组,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的需要。(4)增设了研究性课题学习,给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让学生自己动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合作交流的能力。(5)每一章的开始,设置有一幅表现该童主要内签的导图与导入语,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二、关于数学观的变化2001年版: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最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

5、应用的过程。数学作为一种普通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2011年版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作为对于客观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三、基本理念"三句”变"两句”,"6条”改“5条”2001年版“三句话”:(-)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二)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三)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011年版“两句话”:(_)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二)不同的人在数学

6、上得到不同的发展。"6条”改“5条”在结构上由原来的6条改为5条,将2001年版的第2条关于对数学的认识整合到理念之前的文字中,新增了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此外,将“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合并为数学“教学活动”。2001年版:数学课程一一数学——数学学习一一数学教学活动一一评价一一现代信息技术2011年版: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活动一学习评价一信息技术。四、理念中新增加了一些提法(一)要处理好四个关系。(二)数学课程基本理念(两句话)(三)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四)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五)注重启发式(六)正确看待教师的

7、主导作用(七)处理好评价中的关系(八)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五、“双基”变"四基”2001年版:“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2011年版:“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并把“四基”与数学素养的培养进行整合: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六、四个领域名称的变化2001年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2011年版: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七、关于设计思路的修改:(一)学段划分保持不变:第一学段(1一3年级)、第二

8、学段(4一6年级)、第三学段(7—9鞭);(二)对课程目标动词及水平要求的设计基本保持不变,增加了目标动词的同义词;(三)对四个学习领域的名称作适当调整;(四)对学习内容中的若干关键词作适当的调整,对其意义作更明确的阐释。例如:在图形与几何中的具体目标:200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