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常考人物之墨子教育思想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常考人物之墨子教育思想

ID:44169096

大小:29.9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9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常考人物之墨子教育思想_第1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常考人物之墨子教育思想_第2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常考人物之墨子教育思想_第3页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常考人物之墨子教育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常考人物之墨子教育思想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百家私学的兴起,私学中影响较大儒、墨、道、法四家,其中儒家和墨家被称为“显学S提到墨家,必不可少的人是创始人墨子。接下来,中公讲师李杏就带领大家走进墨子的教育思想。墨子,名翟,曾受学于儒家,但他特别反对儒家“靡财而贫民J转而批判儒家。墨家是学术思想史上第一个批判儒家的思想家。墨家创立墨家学派,并使之与儒家对立,真正揭开了百家争鸣的序幕。墨家主要植根于“农与工肆之人J与儒家重视传统文化情感不同,墨家更加重视实用技术,为下层人民谋福利。1•“素丝说”与

2、教育作用有一次墨子见染丝而颇有感慨:“染于苍则苍,染于黄OQ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毕)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这就是著名的“素丝说=以素丝和染丝为喻,来说明人性及其在教育下的改变和形成。人性不是先天形成的,生来的人性不过如同待染的素丝;下什么色的染缸,就成什么样颜色的丝,即有什么样的环境与教育就造就什么样的人。因此,不同的人性全是因为后天不同的环境与教育造就成的,而非先天有善恶之分、智愚差别,所以人人都应该学习和接受教育。2•以培养“兼士”为教育目的墨家主张建立“兼相爱,交相利

3、”的理想社会,而这一理想需要“兼士”或“贤士”去实现。关于兼士或贤士,墨家提出三条具体标准:“博乎道术”、“辩乎言谈”、“厚乎德行”。知识技能的要求是为了使兼士投入社会实践,有兴利除害的实际能力;思维论辩的要求是为了使兼士向社会推行主张;道德的要求最为重要,使兼士懂得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不分彼此、亲疏、贵贱、贫富,都做到“饥则食之,寒则衣之,疾病侍养之,死丧葬埋之”。3.以科技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墨家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知识的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首次提出并实行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技巧的专门教育,涉及到自然科学、农、工、商、兵器制造等

4、实用学科,突破了儒家以六艺为传统为教学内容的范畴。而思维训练的目的在于训练和形成逻辑思维能力,善于与人论辩,以雄辩的逻辑力量去说服他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辩乎言谈”是墨家私学教育的要求之一。墨家在中国古代逻辑学史上首先提出“类”、“故”的概念,提出“察类明故”的命题,要求懂得运用类推和求故的方法。以上两点使得墨家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史独树一帜区别与其他学派。4.主动、创造的教学方法墨家强调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提倡积极的说教和劝教,忽视了学习的主动性。主张“古之善者则述之,今之善者则作之,欲善之益多也二反映了墨家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表现了他

5、在学习与教育方法上重创造的特点。S2还是中国教育史上首先明确提出“量力”这一教育方法的,他十分注意在施教时考虑学生的力之所能及。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中公教师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公教师网二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