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偏差行为的辅导

青少年偏差行为的辅导

ID:44173497

大小:240.0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9-10-19

青少年偏差行为的辅导_第1页
青少年偏差行为的辅导_第2页
青少年偏差行为的辅导_第3页
青少年偏差行为的辅导_第4页
青少年偏差行为的辅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青少年偏差行为的辅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青少年偏差行為的輔導青少年是家庭的希望青少年是社會的命脈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報告人:梁滿修青少年問題在哪裡?一、家庭的教育、學校的教育,以及大社會的教育心態偏差。二、家長能善盡為人父母的角色。學校老師能用心的投入,用真誠的心、父母的心、菩薩的心,真誠的投入,做好親職教育,每一個孩子都是可教的。社會教育減少反撲行為。三、未來的社會,寄託在下一代的身上,如果家長、老師們,能挑起這分教育的責任和使命,未來的世界,就是一個祥和、道德、文化的世界。訓導與輔導區別一、訓導強調行為的改進與處置。二、輔導強調行為矯正。偏差行為發生-診斷原因

2、-提出具體對策-輔導矯正(發展性、預防性、治療性)-追蹤輔導-直到偏差行為消失為止。三、教訓輔三合一的重要性。教訓輔三合一的四大任務指標一、激勵教師全面參與輔導工作,善盡教師輔導學生責任。二、增進教師教學效能與人性化照顧學生,融入輔導理念,全面提升教學品質。三、彈性調整學校教訓輔行政組織運作,規劃行政與教師最佳互動模式與內涵。四、結合社區輔導資源,建構學校輔導網絡。教師輔導職責與三級預防初級預防:有效教學、教學中的輔導、導師。次級預防:認輔教師。三級預防:瞭解網絡、危機處理。個案輔導歷程一、個案行為概述:二、個案分析:三、

3、具體策略:四、追蹤輔導:五、结案。偏差行為的解釋偏差行為係指個體不能適應正常生活,固而衍生有違社會規範(norm)的偏畸行為。犯罪則指有觸犯刑罰法令之行為。青少年的偏差行為與犯罪固然有其共同屬於違法之性質,但社會規範包括了法律,大多數的學者認為犯罪行為屬於偏差行為之範疇。但如逃學、同性戀、酗酒等偏差行為不等於犯罪行為。青少年偏差行為輔導的重要性一、青少年偏差行為最終的後果,就是犯罪、中輟或結束生命。二、台灣地區近年來的青少年犯罪有多量化、低齡化及家庭經濟一般化趨勢。青少年犯罪不再是個人、家長與老師之間的問題,它必須是整個社

4、會所必須肩負起的責任。三、教育除了為減少青少年的犯罪行為與動機而努力,更應積極的促進青少年的正常發展,提供一個健全的生長與學習環境。少年犯罪的現況依據法務部九十年少年兒童犯罪概況及其分析九十年各地方法院審理終結而裁判確定觸法之少年與兒童人數合計為:14,894人數,其中刑事案件有493人,占整體少年兒童犯罪總人數的3.31%,保護事件有14,041人,占96.69%,至於虞犯少年兒童則為326人。而2001年之我國少年人數1,962,266人,而少年犯罪其比例為萬分之76。青少年(國中小)中輟生統計統計時間:90年8月1日

5、至91年7月31日止全國中小學總人數:2849769人全國中小學中輟9464人(國中7956人、國小1508人)高雄市中輟生:391人(國中303人、國小88人)高雄縣中輟生:1145人(國中955人、國小190人)高雄市今年度上學期國中學生中輟約80人。說謊話、偷竊、作弊、抽煙或嚼檳榔、閱讀不良書刊、沈迷色情影片、網站或光碟、辱罵或惡意戲弄同學、頂撞師長、無照駕駛、出入電動玩具店、網咖、KTV、MTV、PUB等場所、深夜在外遊蕩、逃學、逃家、吸毒、攜帶刀械等武器等。一般偏差行為的分類偏差行為的學術研究分類作弊、抽煙或嚼檳

6、榔、閱讀黃色不良書刊、觀賞色情影片、網站或光碟、辱罵或惡意戲弄同學、辱罵或頂撞師長、無照駕駛、出入電動玩具店、KTV、MTV、PUB等場所、深夜在外遊蕩、逃學、逃家、攜帶刀械等武器、經常與有偏差習性人或幫派份子交往、吸毒、未經允許而拿走他人的錢財、物品或腳踏車、汽機車、毀損或破壞他人物品、打群架、縱火、徒手或以武器傷害他人,以及恐嚇、威脅或勒索他人等,共計19種。青少年偏差行為防治診斷策略目標生理異常/疾病生物╱生理學的–提升健康–營養–神經醫學–基因去除﹑縮小或控制生理﹑生物或生理精神之不良以防治少年非行。青少年偏差行為

7、防治診斷策略目標心理困擾或失常心理╱精神健康–流行病學的–心理治療的–行為的改變內在心理或外在的不佳狀況。青少年偏差行為防治診斷策略目標犯罪者之影響減少犯罪之影響–化除犯罪之影響–導引其離開犯罪規範減少那些直接﹑間接鼓勵少年犯罪的非行規範和非行者對青少年的影響青少年偏差行為防治診斷策略目標缺乏適當的處人技巧教育/處人技巧的發展–認知教育–情意教育–道德教育–知識教育教導青少年處人技巧,促使他們學習到遠離非行活動的行為模式。青少年偏差行為防治診斷策略目標經濟需求經濟資源–資源取得–資源維繫提供基本經濟需求以排除非行的誘惑青少

8、年偏差行為防治診斷策略目標學校標籤反應拋棄法的控制,增加學校對青少年犯罪容忍–正式免除標籤–非正式的免除標籤––學校容忍將某些青少年非行之處罰行為自規範中剔除,以減少青少年被標籤的機率。就青少年個人層面分析與輔導一、生理方面:青春期的劇變,生理的變化產生自傲或自卑。二、心理方面:狂飆期的激動、爭論、好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