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镉胁迫对海滨木槿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开题报告】

重金属镉胁迫对海滨木槿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开题报告】

ID:442637

大小:2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08-02

重金属镉胁迫对海滨木槿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开题报告】_第1页
重金属镉胁迫对海滨木槿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开题报告】_第2页
重金属镉胁迫对海滨木槿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开题报告】_第3页
资源描述:

《重金属镉胁迫对海滨木槿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生物科学重金属镉胁迫对海滨木槿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1、海滨木槿(Hibiscushamabosiebetzucc)原产在我国的浙江舟山群岛和福建的沿海岛屿,日本、朝鲜也有分布。海滨木槿对土壤的适应能力强,性喜光,抗风力强,能耐短时期的水涝,也略耐干旱,能耐夏季40℃的高温,也可抵御冬季-10℃的低温。海滨木槿除用于海岸防风林外,也是庭院绿化、美化的材料。重金属是脂质过氧化的诱导剂,当重金属处理植物时,细胞内自由基的产生和消除之间的平衡受到破坏,导致大量的活性养自由基产生,自由基引起膜中不饱和脂肪酸

2、产生过氧化反应,破坏膜的结构和功能。影响酶活性和功能,从而引起植物生理代谢功能的紊乱,生长发育受阻甚至死亡;影响养分膜运输,原因可能重金属抑制膜上ATP酶的活性,或是取代了钙等离子,使膜稳定性下降;影响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拮抗作用。该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的镉离子在适当条件下对海滨木槿有一定得促进作用,但超过某一浓度(如镉离子5mg/L),随着离子浓度的升高,海滨木槿的萌发率逐渐降低。超过(镉离子0.5mg/L,),随着离子浓度的升高,海滨木槿的胚根长度逐渐变短。这表示海滨木槿种子在萌发阶段受到低浓度铬离子胁迫时能够通过休眠降低离子毒害,以保证环境条件适宜时种子仍然能

3、够萌发。因此,重金属胁迫下对海滨木槿种子萌发起抑制作用具有一定得浓度。随着离子浓度的升高,海滨木槿的胚根长度逐渐变短。这说明重金属离子对海滨木槿的胚根的生长有一定得阻遏作用。2、选题依据及意义近年来,由于工业“三废”的排放、各种化学产品的使用,以及不合理的农业管理措施,导致镉等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在重金属胁迫下,植物细胞内的糖、脂、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组成、含量及结构都将发生一系列变化,对植物特别是农作物产生较大的毒害效应。海滨木槿根系发达,对土壤的适应能力强,抗风力强,能耐短时期的水涝,抗干旱和寒冷,能抵御冬季-10℃的低温,是华东沿海地区优良的沿海防护

4、林树种。所以测定海滨木槿生理指标,对于客观评价其耐盐、耐涝能力,科学指导该植物在沿海防护林体系建没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还应该深入了解海滨木槿的各种生理条件,如海滨木槿种子的抗氧化酶系统、抗氧化物质及有机物质,通过转化从而提供更多的有机渗透调节物质等在盐胁迫下种子萌发中所起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探索不同浓度镉离子处理对海滨木槿种子萌发及根长、苗长等形态指标及生理指标的影响。(2)用含有镉离子浓度(0.5mg/l,1mg/l,5mg/l,10mg/l,25mg/l,50mg/l)和不含这种离子的Hoagla

5、nd营养液培养材料处理海滨木槿,培养几天后开始测它们的萌发率及根长、苗长以及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同时完成论文撰写的相关工作。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通过传统的(生理生化鉴定)鉴定方法并结合一定的实验技术手段对海滨木槿相关指标进行测定。1、对目标海滨木槿进行培养。2、测定海滨木槿的形态指标的变化。3、进行形态观察并进行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实验,了解其相关特征。4、通过数据统计,比较来了解不同离子浓度对海滨木槿生长状况的影响。四、参考文献[1]俞慈英,徐树华.海滨木槿的驯化及开发利用前景[J].林业科学研究,1999,12(2):210-213.[2]尹增芳,何祯祥,王

6、丽霞,等.NaCl胁迫下海滨锦葵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过程的生理特性变化[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6,15.[3]张志良.植物生理实验指导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姜丽,王淼.JournalofAnhuiAgri.Sci[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8):3098-3100.[5]西北植物学报,2008,28(1):0113–0118.[6]郭艳茹,詹亚光.植物耐盐性生理生化指标的综合评价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6,(1)l:66—70.[7]浙江植物志编辑委员会.浙江植物志(第四卷)[J].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7、1993.159—160.[1]李合生.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34—137,258—263.[2]姜丽,王淼.JournalofAnhuiAgri.Sci[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8):3098-3100.[3]西北植物学报,2008,28(1):0113–0118.[4]郭艳茹,詹亚光.植物耐盐性生理生化指标的综合评价叨.黑龙江农业科学,2006,(1):66—70.[5]浙江植物志编辑委员会.浙江植物志(第四卷)[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59—160.[6]StobartA.K,G

8、riffithsW.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