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的放射治疗进展

宫颈癌的放射治疗进展

ID:44295073

大小:3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0

宫颈癌的放射治疗进展_第1页
宫颈癌的放射治疗进展_第2页
宫颈癌的放射治疗进展_第3页
宫颈癌的放射治疗进展_第4页
宫颈癌的放射治疗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宫颈癌的放射治疗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宫颈癌的放射治疗进展宫颈癌的放射治疗进展【摘要】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严重地威胁着妇女的健康。宫颈癌的放射治疗在宫颈癌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约80%的患者把放射治疗作为单独治疗或综合治疗手段之一。腔内近距离治疗结合体外照射是最普遍使用的放射疗法,适合于治疗各个临床期别的子宫颈癌,随着放射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宫颈癌放疗技术也随之日益革新,下血对宫颈癌放疗的现状及进展加以简述。【关键词】宫颈癌放射治疗中图分类号:R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42-02放

2、射治疗在宫颈癌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约80%的患者把放射治疗作为单独治疗或综合治疗手段之一。腔内近距离治疗结合体外照射是最普遍使用的放射疗法,适合于治疗各个临床期别的子宫颈癌,随着放射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宫颈癌放疗技术也随之日益革新,下面对宫颈癌放疗的现状及进展加以简述。1腔内放疗技术的进展传统腔内后装治疗采用低剂量率射线的腔内治疗,随着辐射与防护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多采用高剂量率射线治疗宫颈癌,放射源有152Ir和252Cf等,具有治疗时问短、疗效确切、并发症少、肿瘤消退快等优点,此外,放射源的微型化使

3、得近距离治疗更为方便。目前国内多采用易于防护、半衰期短的192Ir为放射源,推广较好。20世纪70年代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已开始252Cf后装治疗官颈癌的临床工作。252Cf中子射线具有与伽玛Y射线和x射线不同的放射生物学特点,其传能线密度(LET)高,没有潜在致死性损伤修复和亚致死性损伤修复,对处于不同增殖周期的细胞没有选择性,各期肿瘤细胞对中子射线都敏感,对含氧细胞和乏氧细胞均有杀伤力,射线氧增效比(0ER)低,较好地克服了Y和x射线对恶性肿瘤内乏氧细胞不敏感的缺陷,与普通光子线比较,对肿瘤细胞的杀

4、灭作用更强,其生物效应剂量(BED)是普通光了线的1.6倍以上。2002年,俄罗斯Mina12等报道了60钻137锥、252钢后装放疗治疗III期宫颈癌的5年生存率。252铜达70.9%,明显高于60钻(52.8%)及”137艳(67.2%)。1998年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开始引进252Cf“中子刀”,并用于宫颈癌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尽管报道结果满意,但因为252Cf腔内后装治疗宫颈癌开展并不广泛,治疗成本高,放射生物学及放射物理学尚不成熟,缺乏腔内后装治疗和体外照射配套衔接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

5、验,使其发展和推广受到限制。2体外照射技术的发展2.1个体化治疗放疗剂量不均匀被认为是宫颈癌放射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其中,子宫移位或偏位是造成剂量不均匀的重要因素。孔为民认为对子宫移位应纠正位置后进行后装治疗,并提出个体化原则,提出区别对待子宫移位,对移位明显者进行后期体外补量,并应注意子宫移位的原因及方向,遗憾的是他的提法缺乏量化的指导原则,并且未注意在后装治疗结束后,子宫恢复原移位状态,而四野照射是与纠正子宫位置时相配套的,因此又会产生新的“冷点”和“热点”o秦日异-o等研究结果显示子宫移位与分期

6、无关,肿瘤直径>4cni病例子宫移位发&也不比小肿瘤病例高,而只与肿瘤牛长及浸润方向有关。认为子宫移位当以病理性为主,主要因为肿瘤浸润牵拉,反向移位者或许与肿瘤挤压推移有关。认为纠正子宫位置实施后装治疗以配合体外照射的应对措施可能造成宫旁低剂量区导致局部复发,并因此提出应对措施:了宫移位宫颈癌患者的放疗应坚持后装治疗为主,后装治疗无需纠正子宫移位,应个体化调整盆腔四野挡铅,配合后装治疗,以减少剂量学冷点,减少局部复发可能。官颈癌的放射治疗有其原则,不应机械套用,而应根据病人及肿瘤情况,本着负责任的精神

7、个体化设计。2.2放射治疗时间一剂量分割技术的运用在吋问剂量分割方面,应用较多的是常规分割,为晚期宫颈癌最常用且有效的放疗方法。近年来将常规分割放疗(conventionalfractionradiationtherapy,CFR)与不同方法分割照射比较。发现通过不同分割照射在不增加组织损伤的前提下提高了局部控制率。超分割放疗(hyperfractionatedradiation,therapy,HRT)是减少每次的照射剂量,增加每天的照射次数的方法。在不增加晚反应组织损伤的基础上提高总剂量,一般每天

8、2次,每次1.15Gy-l.25Gy,每周5d。两次照射时间间隔^4h-6ho随着放射生物学进展人们发现小剂量射线对止常组织造成的损伤多为亚致死性损伤(一般4-8h修复完成),而肿瘤细胞的亚致死性损伤较少。如果减小单次放疗剂量,增加每日放疗次数,从而加大每日放疗总量;既可使正常组织损伤得到修复,同时乂可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灭;于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超分割放疗方法。加速超分割放疗(acceleratedhyperfiactionatedradiatio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