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袁枚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ID:44318280

大小:4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0

袁枚研究的回顾与思考_第1页
袁枚研究的回顾与思考_第2页
袁枚研究的回顾与思考_第3页
袁枚研究的回顾与思考_第4页
袁枚研究的回顾与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袁枚研究的回顾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袁枚研究的回顾与思考作者:石玲[2001-6-147:35:48]袁枚(1716-1797),清中叶文坛最有影响的文学家之一,居〃乾隆三大家〃之首,执诗坛牛耳近50年。他在考据成风的乾嘉时期,异军突起,独树一帜。其性灵诗说,突破了当时诗坛上流行的格调说、肌理说的樊篱,促进了文学观念上的解放,使诗歌创作向表现人Z感情的轴心回归。同时,以他为首的性灵诗派,是清代最有影响的诗派之一。袁枚在诗、文、小说等方面均有建树。他的充满创造精神的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不仅在当时文坛,而且在整个屮国文学史上都有很人影响。两百多年

2、来,对袁枚及其文学思想与文学创作的评论,走过了一段曲折的历程。人们的观点分歧很人,正如郭沫若先生在《读随园诗话札记》中所说:〃宠之者奉之为“诗佛“,恨之者欲火焚其书。〃简直至容的程度。冋顾袁枚的评论与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儿个阶段。1.袁枚生前至五四运动前夕这一时期有关克枚的评论较为零散,多见于一些诗话作品及其他著作,《清诗纪事》多有收录。袁枚牛前,曾经名重一代,〃从游者若驚若蚁〃(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卷四),影响很大。〃随园之亨盛名,在清代除阮亭之外,可说无与比并。〃(沈其光《瓶粟斋诗话》)从文学史的角度

3、看去,他是继王士禎之示独领文坛风骚的人物。在他的生前,尽管也有非议者,但大致说来人们对袁枚的评价还是比较高的。少袁枚同为〃乾隆三大家〃的蒋士铃、赵翼对袁枚甚为服膺。蒋士铃《读随园诗题辞》云:〃古今只此笔数枝,怪哉公以一手持。意所欲到笔注Z,笔所未到意孳孳。……难达Z情息息吹,难状之景历历追。〃赵翼称赞具〃不拘格律破空行,绝世奇才语必惊。〃(《偶读小仓山房诗再题》)孙星衍的《随园随笔•序》称:〃(先生)以才名倾动当路,……凡所言皆非寻章摘句Z儒所能儿及者,岂非旷世Z才,必冇过人Z识欤?〃对其成就和影响也给予充

4、分的肯定。值得注意的是,在对袁枚只言片语的评论屮,有的能够肓入袁枚文学创作的核心,评价极为贴切、准确。如袁枚的女弟子金纤纤FI:"余读袁公诗,取《左传》三字以蔽之,FI:“必以情。“〃(《随园诗话补遗》卷十)

5、这个见解抓住了袁枚诗歌的灵魂,深得袁枚之心。对袁枚的葢棺之评可以说誉多毁少。姚鼐《袁随园君墓志铭并序》屮称,袁枚〃年甫四I-,遂绝意仕宦,尽其才以为文辞诗歌,足迹造东南山水佳处,皆其瑰奇幽邈,一发于文章,以口喜其意。……君古文,四六体,皆能口发其思,通乎古法。于为诗尤纵才力所至。世人心所欲出不能达者,

6、悉为达之。〃《清史•文苑传》中的评价是,〃所为诗文,天才横逸,不可方物。然名盛而胆放,才多而手滑,后进Z士耒学其才能,先学其放荡,不无流弊焉。其神道碑、墓志铭诸文纪事亦多失实。惟骈体最工,论者谓抑扬迭宕,深得六朝体格云。〃叶衍兰所辑录的《清代学者像传》谓,袁枚〃著作以骈体文为最工,诗文皆专写性情,无不达Z意〃。就连沈归愚的弟子王昶也对其评价较高。他在《湖海诗传•薄褐山房诗话》云:袁枚诗〃才华既盛,信手拈來,矜新斗捷,不必尽遵轨范。冃•清灵隽妙,笔舌互用,能解人意中蕴结〃。这些评论人都肯定了袁枚创作上的主要成

7、就,同时也指出了〃才多手滑〃过于率意的不足。文学评价与人格评价合而为一。张维屏《听松庐诗话》对袁枚整个文学创作作出以下评价:随园Z文,骈体尤工。诗则以七律为最,七绝次Z,五古又次Z,七古才华富赡,奔放有余,然好为可惊可喜,遂或涉于粗浮,近于游戏者有之。葢名盛而心放,才多而手滑,诸体皆有游戏,而七古尤纵恣。惟七律屮酬赠言情之作无词不达,无意不宣,以才运悄,使笔如舌,此其专长独擅者也。袁枚身后,非议渐多。〃谢世未久,如吴嵩梁辈颇多指摘,月•冇议欲毁其板者。〃(沈其光《瓶粟斋诗话》)〃同、光朝士人夫谈诗者,厌薄随

8、园,久成习尚。〃(袁祖光《绿犬香雪{竹移}诗话》)陈廷焯认为,〃小仓山房诗,诗中界端也。〃(《口雨斋诗话》)对其大加指斥。章学诚对其可谓深恶痛绝:〃近冇倾邪小人,专以纤佻浮薄诗词们导未俗,造然饰事,陷误少年,蛊惑闺壶,H知罪不容诛,而曲引古说,文其奸邪。“(《文史通义•书坊刻诗话后》)从道徳的意义上予以全面否定。梁启超对其也不留情面:〃乾隆全盛时,所谓袁(枚)、蒋(士蚀)、赵(翼)三大家者,臭腐殆不可向迩。〃(《清代学术概论》)梁氏文学理论常常具有鲜明的政治指向,在此他丄要是从道徳和学术的角度来观照乾隆三人

9、家的。袁枚的非议者认为,袁枚〃蔑弃儒先,乖僻悖道,诗文卑陋,亦无足观。少年子弟一阅是集,必将坏其心术,LI趋浮薄〃(邱炜⑥③《五百石洞天挥塵》)。可见,这些观点是从道徳教化出发而生的。应该看到,袁枚在清代后期遭到非议,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袁枚牛活在所谓〃乾嘉盛世〃,他的作品更多关注诗人Z口我,表现个性,追求〃适我〃,较少厚重社会内容。而清代后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很人的变化,尤其是鸦片战争以示,清廷腐败,世道动荡,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