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一二单元知识总结

高二地理一二单元知识总结

ID:44335565

大小:379.5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1

高二地理一二单元知识总结_第1页
高二地理一二单元知识总结_第2页
高二地理一二单元知识总结_第3页
高二地理一二单元知识总结_第4页
高二地理一二单元知识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地理一二单元知识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石油AarQ水电站冬山脉・••名胜古迹nn_长城〜河流——月0贮等沮线一年等岸水量线(mm)1、宙右图,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自东南向西北递减。以800、40()、200三条年等降水量线划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四类干湿地区。2、区域划分:①单一指标:热量带、干湿地区、高原区、平原区②综合指标:文化区、自然区3、区域类型:①均质区:高原区、平原区、方言区、水田区;②功能区:城市经济区、某些工业区、旅游区4、区域特征:整体性、差异性、开放性5、为什么日本的工业区分布太平洋和瀨户内海沿岸?①日本矿产资源缺乏。②国内市场狭小。③岛国,多优良港口,便于原料、产品的进出口。④巨型运输船

2、只的出现,海运价格低廉6、为什么日本太平洋沿岸夏季降水较多,而日本海沿岸冬季降水较多?夏季,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携带大量水汽,受到口本山地丘陵的抬升作用,太平洋沿岸为迎风坡降水多;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西北季风掠过日本海海面携带大量水汽,受到日本山地丘陵的抬升作用,日本海沿岸为迎风坡,形成地形雨。7、日本、英国比较:相似性:自然环境一都是岛国,面积相差不大;大部分地处北温带,气候比较温暖湿润经济发展一都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髙,充分发挥岛国优势;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比重最大,第一产业不占主要地位;渔业资源丰富。自然环境的差异比较、^域日本英国地形、地表崎岖,以山地、丘陵为主

3、。平原狭小,分布零散,多火山、地震高原、低山、丘陵与平原、山谷交错分布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受北大西洋暖流及西风带的影响,终年温和多雨,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森林覆盖率高,植物种类多样森林覆盖率低较低,植物种类比日本少水文河流短小湍急,多峡谷、瀑布,不利于航行,但水力资源丰富河网较密,流量平稳,各和之间分水岭不高,大多有运河相通。矿产贫乏煤、铁、石油社会经济的差异比较社会环境日本英国经济发展特点经济发达,工业起步较晚经济发达,工业化最早工业及布局高新技术产业突出,“临海型”布局传统工业曾突出,“资源

4、型”布局农业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主人与城市人口稠密,城市众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带人口密集,城市化水平高,曾向海外大量移民英国石油主要来自北海油田,形成的石油城阿伯丁;日本的石油主要来自中东地区。英国新兴电子工业主要分布在苏格兰中部,日本主要分布在九州岛,科学城是筑波8、我国的按地形、气候分成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地形海拔较低,以平原、丘陵、髙原为主海拔较高,以高原、盆地为主海拔最高,主要是高原、高山气候季风气候,夏季普遍高温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气候干燥高原气候,海拔高,气温低植被森林草原、荒漠荒漠、草原及灌丛水文外流河多属内流河西北部属内流区,

5、东南部多江河发源地农业农耕业发达畜牧业为主,有灌溉农业和绿洲农业以高寒牧业为主,有河谷农业城市众多较少很少人口稠密较少很少分界线: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一一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寒区的范围一一与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吻合,以横断山脉、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和昆仑山脉为界。9、匹兹堡初期(或美国东北部)发展的有利条件:①苏必利尔湖优质的铁矿,阿巴拉契亚山西部的煤;②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丰富的淡水资源③五大湖和运河便利的水运、铁路网稠密,交通发达;④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10、美国20世纪70至80年代人口迁移的特征:由东北部老工业区向西部和南部的“阳光地带”迁移。五大湖人口外迁的主

6、要原因:①五大湖区多年来资源大规模的开采,钢铁工业的发展,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及世界性钢铁市场的萎缩,使得钢铁等主导产业衰退,许多工厂倒闭,工人大量失业,家庭收入下降。(推力)②南部和西部地区由于新资源的开发、新兴工业及旅游业的发展有着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收入,以及环境优美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拉力)11、大庆区域发展阶段:初级阶段,随着大庆第一口井喷油,大庆的原油产量迅速上升,成为全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成长阶段,大庆的原油产量每年稳定在5()0()万吨,石油工业迅速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石油城。转型阶段,大庆的石油资源面临枯竭,以生产石油为中心的单一的产业结构,不利于大庆的

7、可持续发展。再生阶段,大庆将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使石油经济一柱擎天的局面,转变为石油、石化、地方经济“三足鼎立”的产业结构,完成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的转变,全面建设成为高科技现代化城市。12、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地理环境决定论(举例:“悲观派”)人类中心论(举例:“乐观派”、人定胜天、竭泽而渔)人地伙伴论(举例:天人合一、伏季休渔)13、可持续发展1).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购成危害的发展。填出图中符号代表的地理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