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ID:44365747

大小:903.78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10-21

广东省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东省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广东省2016届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一、选择题(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请将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的位置上。)下图为全球经纬线图,甲至辛是经纬线坐标上的八个地点。读图冋答下列各题。1.图屮各点之间若以最短距离来比较,下列两点在地球表面上的实际距离最远的是A.己辛B.丙庚C.乙己D.甲戊2.亚特兰蒂斯是个传说屮的古文明,后人曾透过柏拉图提出的地球六分说,也就是把地球360度切成六等分,来推论亚特兰蒂斯的地点。其推论依据是沿着同一条纬线时,亚特兰蒂斯往东60度为古埃及文明之处,往酋60度则为玛雅

2、文明北方的美国南部沿海地区。依此推论,亚特兰蒂斯的位置最可能位于图中A.乙B.丙C.己D.庚【答案】1、A2、B【解析】试题分析:1.在地图上,纬度1°的间隔,距离111千米,在赤道上经度1°间隔,距离是111千米。读图,图中各点己辛之间跨纬度60°,相当于赤道上跨经度60。距离。丙庚在30°纬线上,跨经度60°,距离较短。乙己在60°纬线上,跨经度90。相当于赤道上跨经度45。,距离较短。甲戊在极点,距离是0,最小。若以最短距离来比较,在地球表而上的实际距离最远的是己辛,A对。2.沿着同一条纬线,亚特兰蒂斯往东60°为古埃及文

3、明之处,约是30°E。往西60°则为玛雅文明北方的美国南部沿海地区,约是90°Wo所以,亚特兰蒂斯的位置约是30°Wo最可能位于图中丙地,B对考点:经纬度差与距离计算,古代文明源地分布。下而左图示意野外应急救援太阳能辅助定位灯标,图小A阳能光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称为A阳能光板倾角。右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箫淤灯4太阳隐光板1.对定位灯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定位标示牌指示灯标的地理位置B.太阳能蓄电池充电时受天气影响大C.救援方通过GIST解定位灯标分布情况D.太阳能光板倾角随纬度增大而增大2.若将该定位

4、灯标安装在右图中A.甲地,突遇山洪暴发能及吋报警B.乙地,利于迷路游客寻求救助C.丙地,方便露营游客手机充电D.丁地,可为攀岩运动者提供照明【答案】3、D4、B【解析】试题分析:1.读图,图示是应急救援设施,定位标示牌指示灯标的地理位置,A正确。太阳能蓄电池利用太阳辐射能蓄电,太阳辐射受天气影响大,充电时受天气影响大,B正确。救援方通过G1S了解定位灯标分布情况,C正确。太阳能光板倾角随纬度增大而减小,D不正确,选D。2.读图,甲地位于山顶,没有山洪暴发问题,A错。乙地位于山脊上,容易看到,利于迷路游客寻求救助,B对。丙地,容易

5、暴发山洪,破坏设备,C错。灯标主要功能是救援,不是照明功能。丁地,受陡崖影响,光照条件差,D错。考点:定位灯标的分布位置,主要功能。某地质勘探小组在自西向东水平距离各相差500米的A、B>C三处对我国某地某沉积岩层进行探测,数据如表。当地表层为潮湿、粘稠的红土土壤,其下为沉积岩层,其中的沉积岩埋藏深度是指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据此回答卞列各题。地点ABC海拔5)400250460某沉积岩埋藏深度(m)212732215.该区域可能属于A.向斜谷B.背斜谷C.向斜山D.背斜山6.该区域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A.棉花B.大豆C.苹果D

6、.茶叶【答案】5、B6、D【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表格数据,从地貌看,该区域两侧海拔高,中间低,是谷地地形。根据岩层的埋藏深度判断,岩层形态向上拱起,是背斜构造。所以该区域可能属背斜谷,B对。A、C、D错。6・根据材料中土壇为红壤,该区域最可能位于我国的江南地区,适宜茶树生长,B对。东北地区地黑土,西南地区石灰岩分布广,是灰色。华北地区土壇是黄土,不适合茶树生长,A、C、D错。考点:地质构造和地貌类型及特征,不同区域土壤类型差异。“水寒效应”是指由于水汽蒸发而引起体感温度低于实际温度的现象;“风寒效应”是指因风引起体感温度较实

7、际气温低的现象。据此回答下列各题。7.下列关于水寒效应、风寒效应的理解中,正确的是A.“水寒效应”是通过潜热输送将热量释放到大气中,体温并不一定降低B.“水寒效应”与“温室效应”一样,都是关注大气温度C.“风寒效应”通过大气运动将身体周围热空气带走,体温并不--定降低D.“风寒效应”与“水寒效应”一样,都会使人体温下降8.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身体潮湿时散失的体热比干燥时多,是因为风寒效应在起作用B.冲锋衣与羽绒服都能防寒,是因为克服了水寒效应C.初到上海生活的东北人冬季会感觉更冷,是因为水寒效应D.印尼坦博拉火山1816年

8、大爆发致使当地这一年无夏天,是因为有风寒效应【答案】7、C8、C试题分析:7.根据材料,“水寒效应”是指由于水汽蒸发而引起体感温度低于实际温度的现象。不是通过潜热输送将热量释放到大气中,A错。“水寒效应”与“温室效应”都是关注大气温度,但结果是相反,并不一样,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