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导学案(教师版)_图文

《阿房宫赋》导学案(教师版)_图文

ID:44375012

大小:113.34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0-21

《阿房宫赋》导学案(教师版)_图文_第1页
《阿房宫赋》导学案(教师版)_图文_第2页
《阿房宫赋》导学案(教师版)_图文_第3页
《阿房宫赋》导学案(教师版)_图文_第4页
《阿房宫赋》导学案(教师版)_图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阿房宫赋》导学案(教师版)_图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阿房宫赋》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读课文,理解文句,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基础知识。2.理解课文中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象、大胆奇特的夸张等艺术特点及其对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3.懂得赋的特点。学习本文描写为议论蓄势、议论使描写增加了深度的写作特色。4.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作本赋借古讽喻的目的。【重点难点】1.理解文句,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基础知识。2.赋体文的特点和表达效果【知识积累】1・文体简介:“赋”作为文学体制,起源于楚辞,至荀况始有定名,它出现于战国后期,到汉代才形成。关于赋的特点,《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摘文,体物写志

2、也。”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指通过摹写事物来达到抒发情志的目的。“铺采搞文”指在语言上要使用华美的词藻。另外,赋也很讲究声韵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借助于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形成一种自由而又谨严、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既适合于散文式的铺陈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诗意。以前曾学过的《赤壁赋》就属于这种文体。2.知人论世: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代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著名诗人、文学家,唐宰相杜佑之孙。文宗太和二年(828)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为人耿介,不屑逢迎。曾为宣州、扬州等

3、府署幕僚。回京后,历任监察御史,黄、池、睦等州刺史,官终中书舍人。杜牧年少时即有经邦济世的远大抱负,犹喜论政治、军旅之事,主张固边、削藩,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人称其有“王佐之才”。文学上主张“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兵卫”,强调文章形式要为内容服务。文、赋、诗皆工,诗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阿房宫,秦宫名,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役夫七十余万,工程浩大,至秦灭时仍未完工。因其前殿所在地为阿房,故称“阿房宫”。根据历史记载,阿房宫东西宽三里,南北长五里,可容纳十五万人居住。里面道路纵

4、横交错,宫殿屋宇林立。其前殿东西长五百步,南北宽五十丈,高达十数丈,可以容纳万人。而这只是阿房宫的主体建筑。以此为中心与咸阳相连接,周围三百里内星罗棋布修建了二百七十余座离宫别馆祠堂庙宇。各个建筑之间有宽阔平整的道路或阁道相连接,直通到终南山下。修阿房宫用的全是珍贵木料和质地优良的石料,参加修建的工役有七十万人之多。这些材料从千里之外的蜀地(四川)和荆地(湖北)远道运来。那时交通落后,全靠人拉马驮远道运来,其艰巨非同一般。当时有运石工人编的歌唱道:“千男呼哟万男喊,巨石大如山。渭水河啊甘泉口,石落水断流。”另外,秦始皇在讨伐六国的过程中,掠来大量

5、美女和珍宝古玩,咸阳城里的宫殿已显得拥挤,他便下令在咸阳附近修阿房宫他。把尽有的珍宝和宫女搬到阿旁宫。楚霸王项羽入关推翻秦朝暴政,听说爱妾虞姬被擒,一时恼怒移恨于物,竟一把火烧掉阿房宫,大火烧了整整三个月,方圆百里尽成灰烬。如同美女般风华绝代的阿房宫就这样结束了它来去匆匆而又凝聚着无数血泪和情愁的生命。杜牧此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自称有讽喻敬宗“大起宫室,广声色”之意。这篇赋借写阿房宫的兴建和毁灭,揭露了秦王朝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并借古讽今,阐述了天下兴亡的道理。3、名句积累:1、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

6、3、银烛秋光冷画屏,4、娉娉袅袅十三余,5、多情却似总无情,6、落魄江湖载酒行,轻罗小扇扑流萤。豆蔻梢头二月初。唯觉尊前笑不成。楚腰纤细掌中轻。2、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坐看牵牛织女星。《秋夕》,卷上珠帘总不知。《赠别•其一》,替人垂泪到天明。《赠别•其二》,赢得青楼薄幸名。《遣怀》7、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玉人何处教吹箫。《寄扬州韩绰判官》8、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有些句子可参考《扬州慢》课下注释。)4、掌握字音:阿房宫()()廊腰缱回(横檻()剽掠()()

7、鼎鎖玉石(逋迤()()架梁之掾()不霁()管弦呕哑()()尽态极妍()【文本研习】一、阅读第一段,完成以下问题:1、根据提示用文中语句填空并口头翻译:阿房宫建造历史背景:(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所用木材之多:(蜀山兀,阿房岀。)阿房宫面积之广建筑之高:(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房宫依山傍水的宏阔景象:(二川溶溶,流入宫墙。)阿房宫楼台之多:(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晶不知其几千万落)阿房宫复道景象:(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阿房宫建筑群的令人迷离:(高低冥迷,不知西东。)阿房宫中的歌舞效果(歌台暖响,

8、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2、作者描写阿房宫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对偶,排比,比喻,夸张,对比,大胆的想象)手法3、概括第一段内容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