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国再工业化

浅谈美国再工业化

ID:44411302

大小:21.6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1

浅谈美国再工业化_第1页
浅谈美国再工业化_第2页
浅谈美国再工业化_第3页
浅谈美国再工业化_第4页
浅谈美国再工业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美国再工业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美国再工业化【摘要】面对金融危机,奥巴马总统提出的再工业化政策被很多人看为不得以而为之,是为了应对国内持续高失业率、制造业萎缩而采取的措施。然而,从再工业化短短几年内所取得的成果和政府重视的程度,我们没有理由怀疑,这是美国为抢占下一轮经济增长点、维护其强国地位采取的一项长期战略。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后半阶段,我国制造业产值已经成为全球第一。然而我国只是制造业大国,劳动成产率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品牌质量低的现状让我国制造业处于被动的局面。科技革命告诉我们,只有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因此我国工业化后半阶段应紧随最新技术潮流

2、,确定我国产业战略,抓住机遇,止确对待国内现状,实现好又快的发展。【关键词】再工业化制造业创新一、美国再工业化本质美国的再工业化并不是简单的传统制造业的I口I归,而是依靠生产技术的创新、新能源的研发与利用、科学的管理、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在政府大力支持下,构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体系,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工业领域推进。我们应当对再工业化实质有一定了解:第一再工业化是一个持续创新的过程。无论是进一步深化计算机、飞机、汽车、机床设备、电子零部件等现有的高端制造业,还是大力发展新能源、生物工程、医疗信息、航空航天、纳米技术等,技术的创新是最根本的保证,而

3、一项技术的创新会引起群创新现象的出现。金融危机让美国意识到依靠信贷、金融推动经济增长不具有持续性,要想实现可持续的增长模式,改变美国贸易逆差的现状,必须进行再工业化。第二,再工业化是在政府大力支持下进行的。再工业化是一种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也可以看作美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鉴于此次产业结构面向高附加值、知识密集型要素和产品以及服务于新市场以新技术创新为主,政府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无论是在资金、技术、政策、还是法规、人才培养方面,政府都应大力支持,以求完善服务的基础设施、降低创新风险,尽快培育供技术产生作用的市场环境。第三,再工业化强调制度创新与技

4、术创新的互动。二、美国再工业化的政策为了保障再工业化的顺利实施,美国政府已经推出了一系列相互配合的政策措施,如加大政府资助、鼓励科技创新、降低工业生产成本等,力图加快传统产业的更新换代和科技进步,i推动美国经济走向复苏。政府资助。《2009年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美国政府推出了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其中800亿美元用于新能源、科研、教育等重点领域。《2010制造业促进法案》政府10年投资1500万美元支持发展下一代新燃料和辅助的基础设施,建立清洁能源发展风险基金。并用1・3亿元解决屮小企业贷款问题。鼓励创新。促进技术扩散,扩人技术溢出

5、效应,降低技术开发创新的风险成本。政府出资研发新技术,并在技术成熟时传播给企业,通过企业将科学技术转换成真正的成产率,提高企业竞争能力。重建联邦研究、发展基金,努力构造企业、实验室、国家间技术创新的良性循环。降低制造业成本。通过税收政策,降低制造业的税收负担,并使暂时性减税措施永久化。改革医疗保险制度,降低医疗卫生保险成本。实施节能计划,降低能源成本。加强教育,培训多样化,降低制造业人力成本,提高制造业吸引引用外资的能力。三、美国再工业化对中国的影响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承担了短期内减少事业的目标,也是着眼于构建长远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它必然会对我

6、国制造业发展产生一定影响。中美制造由互补关系向竞争关系转变。改革开放以來,我国制造业快速发展主要依靠粗放型发展模式。依靠廉价的资源,劳动力,优惠政策,我国成为制造大国。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接受了国际产业的转移,一直与美国类似是互补关系。美国再工业化是一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借助美国再工业化成果,美国想摆脱贸易逆差的现状。而我国战略新兴产业在很大程度上与美国再工业化的产业发展领域上存在重叠,经济全球化下,两国必然在资木、资源、人才、技术方面存在激烈的竞争。美国利用“美国力量”制造障碍,阻碍中国制造业发展。制造贸易摩擦。利用反倾销、反补贴、知识

7、产权保护、劳工标准等各种手段,发起对我国的贸易救济调查。提升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难度。一方面以产业安全、国家安全为理由拒绝我国冇实力的企业跨国并购,一方面进行不实报道,如中国威胁论,提高我国制造业海外并购的失败率。利用先进技术上的优势或者垄断,加强对我国技术的控制和封锁。外资大量存在会从市场、技术、品牌等方面加强对我国制造业的控制或提高制造业的标准,消弱我国制造业的自主性。机遇与挑战并存。有目标,有选择的接受国外产业的转移。再工业化是一个持续创新的过程,并且这种创新是建立在原有技术优势上的。再工业化过程屮,发达国家会淘汰一些落后的产业。我国技术与

8、美国相比,冇一定的差距,通过目标、有选择的接受国际产业转移,可缩减我国技术上的差距。当然,模仿永远不能实现超越,在接受别人技术基础上的创新才能缩小与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