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测控】2017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第7课致空气导学案(新版)语文版

【名师测控】2017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第7课致空气导学案(新版)语文版

ID:44442239

大小:3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2

【名师测控】2017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第7课致空气导学案(新版)语文版_第1页
【名师测控】2017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第7课致空气导学案(新版)语文版_第2页
【名师测控】2017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第7课致空气导学案(新版)语文版_第3页
【名师测控】2017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第7课致空气导学案(新版)语文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名师测控】2017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第7课致空气导学案(新版)语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7课致空气【导学目标】1.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2.感知诗歌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3.理解诗歌象征手法的运用,了解其象征意义。【课时计划】2课时教学方出柑导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主学习展示交流”屮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屮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主学习展示交流”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來,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2.合作学习(1)每个小

2、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主学习展示交流”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深悟文本”屮的思考题。(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精彩导入激发兴趣看不到,摸不着,没有颜色没味道,世间万物离不了。(空气)同学们这么快就猜出来了,可见空气对我们来说,是再普通不过的一种物质,我们从不去在意它,而诗人则

3、不然,他以敏锐的眼光抓住空气的特点,赋予了空气以新的象征意义,写了一首富有哲理的现代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这首用象征手法写成的抒情诗一一《致空气》。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生难字词(1)字音摇曳(yP)厮守(si)窒息(zhi)污浊(zhu(5)••••(2)词义踪迹:行动所留的痕迹。污浊:(水、空气等)不干净。厮守:互相守着。3.作者名片邵燕祥,1933年生,北京人。当代诗人。诗歌代表作主要有《歌唱北京城》《致远方去》等。4.背景资料《致空气》选自《古今文学名篇》(人民出版社2

4、002年版)。本诗写于1984年。“文革”期间,诗人遭到迫害,后被平反,这首诗就是诗人在平反之后,有感而发写成的。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朗读诗歌1.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诗歌。2.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对诗的初步感觉。3.点击播放课件中的音乐与画面朗读。(重视学生的初读感悟,学生在自读诗歌和欣赏录音中会有很多疑问,为学生探究诗歌打下基础。)(二)整体感知1.诗的第1节屮总括空气的特点的词句有哪些?【交流点拨】“质朴到透明”“无所不在”“难寻踪迹”。2.第2〜5节主要写的是什么?【交流点拨】空气对

5、“我”的巨大帮助,表达了对空气的赞美之情。3.第6节写的是什么?【交流点拨】空气与人类永不分离的亲密关系。合作探究深悟文本步骤三品读诗歌把握主旨1.你能从诗屮找到暗示作者人生经历的词语吗?【交流点拨】学生从2〜4节的“黑暗、孤独、窒息、地牢、自由的街头”去猜诗人坎坷的人生经历。诗人是50年代颇有影响的诗人,“文革”时惨遭迫害。本诗写于平反后。2.你认为哪个词最能体现空气对诗人的关怀与厚爱?在这样的境遇里空气是怎么对待他的?【交流点拨】厮守身边,默无一语;不离不弃,陪伴左右,关怀备至……3.古人去:“诗

6、画相生。”“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说的就是诗歌讲究形象性。本诗屮空气的形象是通过哪些手段来刻画的?【交流点拨】将空气人格化,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去感受与体验。第2节,写空气帮“我”战胜黑暗和孤独。在“光明离我而去时”“人们离我而去时”,只有空气围绕在“我”身边,让“我”听到它的声音,帮“我”战胜黑暗、排遣孤独和寂寞。笫3节,写空气“在我生命如丝的时候”,“陪伴着我呼吸”,给“我”以生命。第4节,写空气给“我”以关怀和对未来的信心。第5节,写空气给“我”带来自由和美好的希望、青春的朝气。学法指导赏析诗歌

7、语言技巧“诗歌语言”是屮考的重要内容,形象生动、富有节奏、饱含情感是诗歌语言最主要的特点。诗歌语言的考查角度集屮在遣词炼字、音韵节奏、意蕴内涵等几个方面。鉴赏凝练、优美诗句的方法如下:1.从炼字、遣词、修辞等方面揣摩、推敲、理解诗歌屮重点词语、诗句的含义;2.从用韵、节奏、音调等方面去诵读、品味诗词的音乐美、节奏美和韵律美;3.从语言风格、写作技巧、意蕴内涵方面品析诗歌的艺术特色,把握诗歌蕴含的情感等。4.诗以言志,诗以抒情。所以读诗最重要的是要把握节奏读出感情。应该用怎样的语速、语调来朗诵这首诗?【

8、交流点拨】学生代表试读并作诵读评价:深沉而亲切一一缓而低。诵读2〜5节时,诗人的感情由压抑而欣喜,朗读时要由缓、沉变得快、昂。5.这首诗歌仅仅是赞美空气吗?【交流点拨】诗歌以“空气”为歌颂对象,实际上是对人世间忠贞不渝的感情的歌颂,包括亲情、友情和爱情。《致空气》表面上是一首咏物诗,其实,诗人赋予了空气以深刻而鲜明的象征意义;对空气的讴歌,实际上既是对人I'可真情的讴歌,也是对人I'可真情的深情呼唤。步骤四品味语言探究写法(一)品味语言1•“只有你不肯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