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教育材料

校园欺凌教育材料

ID:44544249

大小:60.46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0-23

校园欺凌教育材料_第1页
校园欺凌教育材料_第2页
校园欺凌教育材料_第3页
校园欺凌教育材料_第4页
校园欺凌教育材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校园欺凌教育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校园欺凌教育材料什么是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及敲诈勒索等,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由于很多国家实行多是九年制的义务教育制度,受害者会长期受到欺凌。欺凌过程,蕴藏著一个复杂的互动状态,欺负同学会对同学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发生在学校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的教育活动中z由老师、同学或校外人员,蓄意滥用语言、身区体力量、网络、器械等,针对师生的生理、心理、名誉、权利、财产等实施的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行为,都算作校园欺凌(暴力)。校园欺凌主要表现:校园欺凌不一走在校园内发生,放学后同学间

2、的欺负行为也算在内。其主要表现是身体强壮的学生欺负弱小的学生,令其在心灵及肉体上感到痛苦。校园欺凌通常都是重复发生,而不是单一的偶发事件。有时是一人欺负一人;有时集体欺负一人。通常欺负者不觉得自己不对,而且受害者怕事,默默承受而不敢反抗和告发欺凌者。因此恶性循环导致受害者的身心深受煎熬。校园欺凌类型典型欺凌者:1、霸道和冲动,倾向使用暴力欺压他人。2、比较自我中心,对受害同学缺少同情心。3.得到部分同辈的认同。4、行为上比起其他同学突出。被动欺凌者:1、看见欺凌者的暴力行为得逞,于是协助及附和欺凌者,有些则藉此保护自己

3、,免受欺凌。2、看见欺凌者欺凌同学后,则嘲笑受害者无用。被欺凌者:1、性格内向、害羞、怕事。2、在同学间不受重视,只有很少朋友,在学校中十分孤单。3、缺乏与同辈相处的社交技巧,容易引起同学不满和反感。4、有身体障碍者、有智力障碍者。5、沉默、表达能力不佳者。6、性格或行为上有异于他人。校园欺凌对受害者影响:欺负同学会对同学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1、身心影响:恐惧、消沉抑郁、创伤后遗症、忧虑、胃痛、吸毒、酗酒、自残、自杀,自己也成为欺凌者,可能是校园枪击案的原因之一。2、其他影响:常常缺席、对老师不恭

4、敬、诉讼。校园欺凌欺负行为1、叫受害者侮辱性绰号;指责受害者无甩侮辱其人格等。2、对受害者进行重复性的物理攻击。拳打脚踢、掌掴拍打、推撞绊倒、拉扯头发;使用管制刀具、棍棒等攻击受害者。3、干涉受害者的个人财产、教科书、衣裳等,损坏,或通过他们嘲笑受害者。4、欺凌者明显地比受害者强,而欺凌是在受害者未能保护自己的情况下发生。5、传播关于受害者的消极谣言和闲话。6、恐吓、威迫受害者做他或她不想要做的,威胁受害者跟随命令。7、让受害者遭遇麻烦,或令受害者招致处分。&中伤、讥讽、贬抑评论受害者的体貌、性取向、宗教、种族、收入水

5、平、国籍、家人或其他。9、分派系结党:孤立、杯:或排挤受害者。10、敲诈:强索金钱或物品。11.画侮辱画。校园学生欺凌事件及预防措施制度2016年3月5日,安徽省黄山市田家炳实验中学一位高三女生发表长微博:因自己是Les被班上三位男同学下春药,随后女生父母要报警,而三位主谋男生却继续威胁要用砒霜下毒,该事件一经报道,立即受到广大网民的关注与热议。学校里学生间存在稍许摩擦在所难免,但是近一年里,全国各地出现多起大型校园欺凌事件,校园暴力亟待解决。而在处理校园欺凌事件时,家长、老师、学校、社会总是轻描淡写”没有试图了解欺凌

6、者和被欺凌者的关系,以及欺凌行为背后的故事,更没有意识到被欺凌者受到的心灵伤害或将伴随他们一生。值得庆幸的是,5月9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中小学对学生之间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专项治理期间仍发生校园欺凌事件,造成恶劣影响的,将予以通报、追责问责并督促整改。对于校园欺凌整治工作,要做好以下举措:—是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无规矩不成方圆。在众多校园欺凌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涉事者在欺凌其他学生被告发后,如果涉事者是未满十八周岁的学生,则由教育机构处理,而社会青年由公安机关处理。被教

7、育机构处理的最终结果也就是进行教育指导,不痛不痒,毫无效用可言。《未成年人保护法》在其中成为他们重要的〃法宝〃和〃盾牌〃o对此,我们要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完善工作,加强校园欺凌涉事学生的惩罚制度。二是加强各方面教育。各校要集中对学生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开展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邀请公安、司法等相关部门到校开展法制教育,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等,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意识。三是建章立制。要制定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

8、案,明确相关岗位教职工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的职责。制度要完善,才能有规可循;教职工不仅是书本知识的传授者,还是人生的指导者,教职工在处理校园欺凌事件时,要谨慎处理,承担应尽的责任。四是完善治理体系。要加强校园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公布学生救助或校园欺凌治理的电话号码并明确负责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