胱抑素C与尿素、肌酐检测的临床应用比较

胱抑素C与尿素、肌酐检测的临床应用比较

ID:44566327

大小:60.5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23

胱抑素C与尿素、肌酐检测的临床应用比较_第1页
胱抑素C与尿素、肌酐检测的临床应用比较_第2页
胱抑素C与尿素、肌酐检测的临床应用比较_第3页
胱抑素C与尿素、肌酐检测的临床应用比较_第4页
胱抑素C与尿素、肌酐检测的临床应用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胱抑素C与尿素、肌酐检测的临床应用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胱抑素C与尿素、肌酊检测的临床应用比较【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血清屮胱抑素c(Cys-C)与尿素(UAER)、肌阡(Scr)检测的临床应用并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期间在笔者就职医院进行治疗的确诊山糖尿病或高血压引起肾损伤的患者152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随机选择门诊健康体检人群9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均使用同种仪器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中胱抑素C(Cys-C)含量,氧化酶法测定尿素(UAER)与肌酹(Scr)。对两组观察指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血清中胱抑素C(Cys-C)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中晩期

2、肾病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Cys-C)浓度与尿索(UAER)呈高度正相关(—0.928,P<0.01),与肌酊(Scr)呈中度正相关(r二0.675,P<0.01)o结论:相较于尿素(UAER)和肌Sf(Scr),血清屮胱抑素C作为早期肾损伤的指标变化更显著,诊断更为准确、灵敏,是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在早期发现肾病并发症的重要检测指标。尿素(UAER)和肌酊(Scr)则在中晚期肾病诊断中更具有意义。【关键词】胱抑素C;尿素;肌酉干;早期肾损伤;高血压;糖尿病中图分类号R69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6)1-0062-03doi:10.14

3、033/j.cnki.cfmr.2016.1.034多种疾病均可导致肾损伤,其中高血压、糖尿病是慢性肾病的主要原发病,在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中早期诊断发现肾病并发症的存在,对于及早进行干预,延缓甚至逆转早期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选释一个敏感且特异的早期诊断肾损伤的指标至关重要。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是目前临床诊断早期肾损伤的主耍方法,但其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发热、尿路感染、心衰等。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肌酊清除率是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常用指标,但因其操作不便,敏感性差,又受多种因素影响,在早期诊断意义不足[1]。胱抑素C属于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有研究显示,作为

4、一种可被肾小球完全滤过的非糖化蛋白,胱抑素C可以冇效地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其浓度不受炎症、恶性肿瘤、年龄、性别等因素影响,是一种理想的同源标志物[2]。笔者所在医院对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由高血压或糖尿病导致的肾病并发症患者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在笔者就职医院进行治疗的确诊由糖尿病或高血压引起肾损伤患者152例作为研究组,其中男91例,女61例,年龄41〜78岁,平均(44.6±6.3)岁,根据原发病的不同分为高血压组80例,糖尿病组72例。同期随机选择门诊健康体检人群90例,

5、作为对照组,其屮男58例,女32例,年龄35〜71岁,平均(42.1±7.2)岁。152例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肾损伤标准,且除外其他严重疾病如恶性肿瘤、感染、风湿等。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等一般情况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分组1.2.1糖尿病组(A组)2型糖尿病患者7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WHO于1999年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分型标准[3];英中男患者32例,女40例,年龄41〜72岁,平均(43.4土6.4)岁。根据UAER是否>300mg/24h将72例患者分为两组,A1组为UAER在30-300mg/24h共有

6、45例患者;A2组为UAER>300mg/24h,共有27例。1.2.2高血压组(B组)高血压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所制定的诊断标准[4]。其中男35例,女45例,年龄43〜78岁,平均(44.9±5.8)岁。根据UAER是否>300mg/24h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B1组为UAER在30-300mg/24h,共有48例患者;B2组为UAER>300mg/24h,共有32例。1.2.3对照组随机选择门诊健康体检人群9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58例,女32例,年龄35〜71岁,平均(42.1±7.2)岁。既往体健,无

7、高血压、糖尿病、肾病及其他慢性疾病病史,且一个月内未服用任何药物,经血常规、ECT、胸部X片等常规体检项目检查后均无明显异常。1.3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于清晨6h取静脉血1.5ml送检,采用东芝TBA120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标本进行测定,血清中Cys-C含量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测定,尿素酶法测定UAER,肌酹酶法测定(Scr),标本保存和检验过程严格按照规定进行。1.4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Cys-C,Scr及UAER水平,三个指标的正常参考范围为:Cys-C为0.54-1.55mg/L;Scr为17.7-70.7umol/L;UAER为15〜

8、20mg/24ho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软件对所得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