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后的教学反思

浅谈数学课后的教学反思

ID:44627886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4

浅谈数学课后的教学反思_第1页
浅谈数学课后的教学反思_第2页
浅谈数学课后的教学反思_第3页
浅谈数学课后的教学反思_第4页
浅谈数学课后的教学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数学课后的教学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数学课后的教学反思江宁区上元屮学孙忠斌关键词:反思教学思维核心作用内容提要:教师的成长二经验+反思。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费登塔尔说:“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美国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如果没有反思,他们就错过了解题的一次重要而有效益的方面”。一、《有趣的七巧板》反思二、《一元二次方程一移项》反思三、《探索勾股定理》反思四、数学课反思的作用反思是为了提高、为了发展、为了更好地组织教学、为给课改积累经验教训。一位名人说:教师的成长二经验+反思。荷兰著名数学家和教学教育家费登塔尔教授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通过反思才能使现实世界数学化”。

2、美国数学教育家波利亚也说「'如果没有反思,他们就错过了解题的一次重要而有效益的方面”,“通过回顾所完成的解答,通过重新考虑和重新检查这个结果和得岀这一结果的路子,学生们可以巩固他们的知识和发展他们的解题能力”。本人在新课程数学教学过程屮,深刻休会到数学课教学反思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能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乂能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供保障,下面浅谈数学课后的教学一点反思。一、《有趣的七巧板》反思在《有趣的七巧板》一•课中,我在备课时总觉得用七巧板进行拼图,来设计寓意也就那么几种图案,不会有什么更新的花样,但在实际课堂上,学生却给了我一个意外的惊喜,在老师展现几个拼图后,

3、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发挥小组合作力量,他们不仅拼出一些我意料之屮的房屋,各种小动物的图案,而且还创造性拼出了《托起明天的太阳》、《悯农》、《百花齐放》等美丽的图案,充分运用实物投影,使学生的思维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展示。木节课的收获不仅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而且学生还能在活跃的氛围中指出课堂屮应用的数学知识。这一节告诉我一个道理,只要你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学生使会还给你一个意外的惊喜。二、《一元一次方程一移项》反思在《一元一次方程》“移项”一课教学屮,整体设计过程是这样的:先利用等式的性质來解方程,从而引出移项的概念,然后让学生

4、利用移项的方法来解方程,当然是第一次接触这部分内容,所以在方程的解法选择上都是移项后,合并同类项。与前一节内容相比较,可感受到这种解法简单。讲解完成后给出随堂练习四个方程:(1)10x-3=9(2)5x・2=7x+8(3)X=3/2x+16(4)l・3/2x=3x+5/2。让学生动手去做,仔细观察学生练习过程,出现了不少问题。课后总结一下,大致有以下几种比较常见的情况:①含未知数的项不知道如何处理;②移项没有变号③没有移动的项也改变了符号。出现以上情况,主要是在教学设计屮没有把木节课困难想到,总以为这节课很简单,没有困难,学生应该很轻松解决问题,以致于课后作业中也

5、出现两大问题。第一:解题中部分同学仍采用原來的等式性质解题,第二:移项的符号不改变是一个大问题。这一节课后给我的反思是:备课屮细致环节还不够准确,课堂上反馈练习太少,另外在新教材教学屮,教学有吋还要借鉴老教材的一些好方法,这样取长补短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三、《探索勾股定理》反思在《探索勾股定理》一课的教学屮,木人是这样设计教学的。先设计等腰直角三角形,以每条边为边向外作止方形的方格图,探索这三个止方形的面积关系,学生会在课堂上很快能计算斜边所在正方形的面积,从而得到了三个正方形面积关系。然后出现任意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为边长向外作止方形的方格图,这时学生感到斜边为

6、边的止方形面积计算比较困难,教学屮通过割补法计算出这个正方形面积从而探索出这三个正方形面积之间关系,最后得到勾股定理的表达式a2+b2=c2o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计算斜边上的止方形,学生给的计算面积方法不但有割补法还有直接计算法,把正方形覆盖向外作大长方形的方法来计算面积。另外运用勾股定理求斜边学生掌握较好,求直角边不知道如何书写问题。课后反思主要是没有把探索三个止方形面积关系,转化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的问题,另外课堂设计上缺少练习时间,学生不能及吋反馈所学的内容,以致作业屮问题不少,没有达到当初的设计效果。四、教学课反思的作用数学教学过程屮,反思历来具有重要的地位和

7、作用。人类自古以来就具有反思意识,在我国古代有“反求诸已”、“扪心自问”、“吾日三省吾省,,等至理名言。我国曹才翰先生十分重视并倡导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反思习惯,认为“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自我评价不平,这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数学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反思是为了提高,为了发展,为了是更好地组织教学为给课改积累经验教训,例如在新课程教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引入,“章头图”运用,这些内容为课堂教学牵线搭桥,提供了很好内容。但教学中运用了多少,是蜻蜒点水,还是彻底没冇利用这个难得好内容,值得我们反思。再如有些课的数学知识,不经历探索、观察、动

8、手操作,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