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治疗分析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治疗分析

ID:44644354

大小:36.6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4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治疗分析_第1页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治疗分析_第2页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治疗分析_第3页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治疗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治疗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治疗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利用干扰素与耗基月尿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5月一一2011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干扰素联合疑基腺治疗)和对照组(疑基服治疗)各40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RBC、lib的变化情况以及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RBC,Hb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临床冇效率75.0%,明显高于对照组(55.0%)(1X0.05)。【关键词】干扰素;疑基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临床疗效分析真性红细

2、胞增多症(PV)是一种原因未明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属骨髓增殖性疾病范畴。临床以红细胞数及容量显著增多为特点,出现多血质及高黏滞血症所致的表现,常伴脾大。PV起病隐袭,进展缓慢,晚期可发生各种转化[1]。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5月一一2011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纳入患者符合张之南主编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的诊断标准[1],均行血常规、骨髓分类、血气分析、腹部超声检查等检查。所有患者均出现出血(牙龈、皮肤),血栓形成(脑血栓、肠系膜血栓),皮肤瘙痒,同时伴高血压5例、脾脏肿大10例、

3、肝脏肿大6例。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42-84岁;对照组中男203例,女20例;年龄41-82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拜基豚,起始剂量25mg/Kg?d,达到完全缓解后调整剂量至10mg/Kg?d,维持用药或进一步减量维持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干扰素-a(IFN)起始剂量(900-1200)X104U/周,Hb降低至200g/L后进一步减量维持,继续应用IFN,达CR后调整IFN用量至

4、(300-600)X104U/周,维持治疗1个月后停药或进一步减量维持。定期监测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等血液学指标的变化。1.3临床评价标准据《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1]进行评价,①完全缓解;②临床缓解;③好转;④无效。2结果治疗2.1前后红细胞以及血红蛋白比较观察组治疗前RBC(xlO12/l):6.88±1.55,Hb(g/1):177.5±18.22;治疗后观察组的前RBC(xl012/l):4.88±1.20,Hb(g/1):122.5±12.22;对照

5、组治疗前RBC(xl012/l):7.14土1.22,lib(g/1):178.25±1&36,治疗后RBC(xl012/l):4.52±1.62,Hb(g/1):133.52±15.23,二组比较可以发现,两组患者的RBC,Hb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评定观察组40例,完全缓解10例,临床缓解10例,好转1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5%;对照组完全缓解8例,临床缓解4例,好转5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为42.5

6、%,与対照组比较,总有效率P

7、胞明显增多、全血容量增多,常伴以白细胞总数和血小板增多,皮肤及黏膜红紫色,脾肿大、血管及神经系统症状。干扰素p具有广泛的生物学特性,可调节细胞周期和增加细胞分裂率,冇力地激活自然杀伤细胞及巨噬细胞,将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提高5-8倍[2]。约80%的患者应用干扰素后可获得血液学反应,并能减少脾肿大,同时减轻瘙痒和其他症状。然而,其使用因其毒性受到限制,从而导致了20%左右的患者早期停夯[3]o羟基腺(Hydroxycarbamide)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核背二磷酸还原酶抑制剂,能控制造血细胞的异常增生,减少红细胞生成,冇效控制红细胞增生

8、、血小板增多等。但其缺点是单用停药后缓解时间短且容易复发。对真红骨髓抑制效果较好,短期随访,转变为白血病者极少。用法:15-20mg/kg?d-l,或1.0-2.0g,每天两次。定期复查血象,随血象变化调整用药剂量。通常在用药后2-6周,血象逐渐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