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3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学案

高考地理复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3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学案

ID:44710895

大小:1.07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0-25

高考地理复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3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学案_第1页
高考地理复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3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学案_第2页
高考地理复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3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学案_第3页
高考地理复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3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学案_第4页
高考地理复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3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复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3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最新考纲考法指南核心素养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结合区域分布图及相关统计图表,聚焦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实际,考查自然资源的影响及自然灾害的危害。如2016·全国卷Ⅱ·T6~8,2016·全国卷Ⅲ·T37,2015·全国卷Ⅰ·T7~9,2015·全国卷Ⅱ·T11,2014·全国卷Ⅱ·T6~7。1.区域认知:依据经纬度信息及其他信息定位区域位置,分析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2.综合思维:结合区域资源的分布、开发状况或自然灾害的类型、危害,综合分析资源开发的影响或灾害的成因等。3

2、.地理实践力:观察身边的生产、生活实例,应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知识点一

3、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自然资源概述(1)概念: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2)分类按自我再生性质按自然属性关系可再生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是相对的,当对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时,它们可能转化为非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2.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1)不同时期能源结构的变化时间主要能源煤炭利用程度前煤炭时期(木柴时代)18世纪中期以前木柴、水力很低煤炭时期产业革命至20世纪初煤

4、炭煤炭对世界工业布局和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后煤炭时期(石油时代)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石油煤炭优势地位被石油和天然气所取代(2)能源消费结构变化趋势      ↓     ↓        ↓ 3.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影响生产力布局的主要因素农业社会阶段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大地形、气候、水文等工业社会阶段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矿产资源的储存状况、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后工业化阶段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后天性资源趋势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日益广泛

5、,利用深度逐步拓展1.自然资源的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依据图,结合社会发展历程,不难分析出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如下关系:(1)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对资源的依赖程度不断降低。(2)人类对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所利用资源的分布空间从地表到地下,利用程度从单一到综合。(3)不同的历史阶段,各种资源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有所不同。如能源在当今社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重要自然资源的分布与利用自然资源我国分布世界分布合理利用水资源夏秋多、冬春少,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就国家而言,巴西最丰富,其次是俄罗斯;就大洲而言,亚洲最丰富,大洋洲

6、最少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土地资源东部季风区多耕地,西北内陆多草地,东北、西南地区多林地耕地多分布在亚洲东部、南部的季风气候区和美洲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草地主要分布在热带草原气候区和温带大陆内部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防止土地资源被污染或破坏森林资源东北、西南、东南地区  南美洲、非洲等热带雨林气候区和亚欧大陆北部、北美北部的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既要重视其经济效益,也要重视其环境效益;利用时要做到采育结合;同时要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矿产资源煤炭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石油主要分布于东北、西北

7、、华北,铁矿分布于辽宁、河北、四川等地煤炭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北美大陆,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沿岸、墨西哥湾沿岸和北海等地区,铁矿主要分布在巴西、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开采时要注意不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利用时要充分合理,提高利用率;针对地区分布不均的情况,可合理地进行资源调配考法1 创设新情景,考查某种资源的分布与开发(2015·全国卷Ⅰ)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1~2题。1.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  )A.葫芦岛        B.秦皇岛C.大连D

8、.烟台2.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  )A.成本过高B.破坏环境C.资源量不足D.市场需求不足1.A 2.A [第1题,比较四个城市,葫芦岛市附近海域年平均气温≤-4℃的日数介于60~80之间,说明当地海冰结冰期最长、厚度最大,因而单位面积的海冰资源最丰富。故选A。第2题,海冰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但目前渤海海冰没有大规模开采,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开采难度较大,成本过高。故选A。开采海冰基本不会破坏环境,B项错;图文资料显示渤海海冰资源丰富,C项错;周边地区水资源紧张,市场需求量大,D项错。]考法2 借助统计图表,考查水资源问题及解决措

9、施(2019·合肥模拟)安徽省山区水资源较多,但人口少、耕地少;淮北平原地区水资源少,而人口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