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及影响因素_以成都市为例的分析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及影响因素_以成都市为例的分析

ID:4473010

大小:171.5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01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及影响因素_以成都市为例的分析_第1页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及影响因素_以成都市为例的分析_第2页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及影响因素_以成都市为例的分析_第3页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及影响因素_以成都市为例的分析_第4页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及影响因素_以成都市为例的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及影响因素_以成都市为例的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及影响因素———以成都市为例的分析周1,黄敏1,李正彪2宋(1.四川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成都610101;2.云南师范大学MBA教育中心,昆明650500)摘要:以成都市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具体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受到收支状况、工作生活环境、家庭成员生活教育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收入水平、城市生活支出、非农就业时间以及承包地现状等因素的影响较为显著。该结论可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进一步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和农业

2、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决策参考。关键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影响因素;成都市中图分类号:F299.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5315(2014)05-0066-06DOI:10.13734/j.cnki.1000-5315.2014.05.010所谓“农业转移人口”,是指从第一产业转移到其它产业就业的人群。目前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包括两大类:一是户籍仍在农村,但已到城镇就业或在农村与城镇之间流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即“农民工”群体;二是户籍已落户城镇,且已在城镇工作生活的部

3、分城镇居民,但其生活方式和心理上并未真正融入城市。而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不仅仅指农业转移人口在身份上获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合法身份与社会权益的过程,更是农业转移人口在价值观、社会权利及生活方式等方面全面向城市市民的转化和变迁过程。农业人口出现剩余,并逐步向城市转移,是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自然社会经济现象。刘易斯(Lew-is)、托达罗(Todaro)等提出的二元经济模型,斯塔克(Stark)等人的新劳动力迁移理论,赫伯拉(Her-berla)、米切尔(Mitchell)等提出的“推拉理论”,庇奥尔(M.J.

4、Piore)的二元劳动市场分割理论等都从不同视角对此现象进行了解释。国内学界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滞后、市民化存在的动力不足、城市融入难度大、二元户籍制度带来的结构性障碍等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现有的成果认为,尽管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已基本转移到非农产业,“城乡二元结构”转换已进入刘易斯模型的拐点,但城镇化质量却不高,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土地城镇化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速度[1],二是户籍人口城镇化速度慢于常住人口城镇化速度,其实质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滞后,由此造成城市中的“新二元结构”[2]。现阶段农

5、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不高,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居住权、养老等社会保障权益的缺失以及来自城市社会的排斥等影响了其市民化的意愿[3]127-133;个人拥有的人力资本不足,以及社会关系网络狭小和“陌生化”等社会资本的缺陷,也构成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的重要障碍[4][5]。除了理论界的热烈探讨,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问题更是得到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收稿日期:2014-02-18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制度及相关政策研究”(批准

6、号:14XJY013)。作者简介:宋周(1975—),男,四川成都人,四川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黄敏(1984—),女,四川广汉人,四川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农村经济学;李正彪(1971—),男,云南盈江人,云南师范大学MBA教育中心教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66宋周黄敏李正彪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及影响因素———以成都市为例的分析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也再次强调“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

7、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可以说,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已经成为我国“十二五”乃至更长一个时期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的核心任务,成为现阶段我国进一步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促进二元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6],也是促进城市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迫切需要。应该说,解决我国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问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党和政府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围绕农业转移人口进行制度设计和政策优化。但无论怎样的顶层设计和制度优化,最终的绩效都必须落到农业转移人口的实际体验和主观选择上。

8、当前我国的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市居民的主观意愿究竟怎样?影响他们市民化意愿的因素主要有哪些?权重如何?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和阻力在哪里?作为新型城镇化这一历史进程中的微观主体,农业转移人口的这些意愿和诉求都将深刻影响着政府的各项制度安排和执行绩效,并最终决定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前途和方向。本文根据成都市农业转移人口的调研数据,运用统计描述和计量检验,研究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主观倾向,探讨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