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集注

《唐雎不辱使命》集注

ID:44753440

大小:111.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10-28

《唐雎不辱使命》集注_第1页
《唐雎不辱使命》集注_第2页
《唐雎不辱使命》集注_第3页
《唐雎不辱使命》集注_第4页
《唐雎不辱使命》集注_第5页
资源描述:

《《唐雎不辱使命》集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唐雎不辱使命》集注一、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1.使:①命令,派遣。《史记·秦始皇本纪》:“使王翦、辛胜攻燕。”<又>使,让。《荀子·性恶》:“使天下皆出与治。”③出使。《史记韩非传》:“乃遣非使秦。”<又>使者。《左传·成公九年》:“兵交,使在其间可也。”(《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按:“秦王使人”之“使”是“派遣”、“派”之义。2.谓:告诉,对……说。《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王谓田鸠曰:‘墨子者,显学也。’”按:“谓”是“告诉”、“对……说”,“谓…

2、…曰”就是“告诉……说”、“对……说道”,亦即“曰”相当于“说”、“道”。3.欲:助动词。一、用在动词谓语前,表示施事主体希望实施某一动作行为。可译为“想要”、“打算”等。(10)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聊斋志异·狼三则》)(《古代汉语虚词词典》)4.以:介词,用,拿。五百里之地:(纵横各)五百里的土地。这里的“五百里”是指纵向、横向的长度。古人表示土地面积常用“方……里”,意思是“纵横……里”。有人将“方……里”解释为“方圆……里”,不确。5.易:①换。《周易·系

3、辞下》:“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左传·哀公八年》:“易子而食。”今有熟语“以物易物”。〔注意〕上古没有“换”字,现代“换”的意义上古都说“易”。②改变。《礼记·乐记》:“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古汉语常用字字典》)6.其:④副词。用在祈使句里,表示商量、劝勉、请求等,可译为“还是”、“可”之类。(韩峥嵘《中学文言文索引词典》)其:犹言“大概”。(何建章《战国策注释》)其:副词……二、表示测度。可译为“也许”、“大概”。(1)王送知罃曰:“子其怨我乎!”(《左传·成公三年》)三、表示反诘,同“

4、岂”。可译为“难道”。(1)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左传·僖公十年》)四、表示希望、祈请语气。可译为“还是”、“要”、“一定”等。(1)难不已,将自毙。君其待之!(《左传·闵公元年》)(2)虽国小,犹不5之也,君其勿忧。(《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古代汉语虚词词典》)按:“其许寡人”的“其”不是表示测度语气的副词,而是表示希望、祈请语气的副词,不应解为“大概”。7.许:①答应,允许。《左传·僖公五年》:“弗听,许晋使。”(《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二、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

5、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1.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加惠,施予恩惠。”2.大、小:都属于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指(面积)大的地方、(面积)小的地方。3.善:形容词,好。4.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虽然,‘虽则如此,但是……’之意。”虽:连词。①虽然:事情~小,意义却很大。三月天气,~没太阳,也不觉得冷了。②纵然:为人民而死,~死犹荣。(《现代汉语词典》)虽然:由连词“虽”和指示代词“然”组成的虚词性词组,表示承接上文,预示下文语意将有转折。……细分有两种用法:(一)“虽然”后面的句

6、子,语意有明显的转折。这种用法的“虽然”,相当于“虽然如此,但是……”。例如:(4)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庄子·养生主》)(二)“虽然”表示让步,即姑且表示承认,然后进一步引出轻微转折的话。这种用法的“虽然”,一般可对译为“即便如此,还是……”。例如:为人臣不忠当死,言不审亦当死。虽然,臣愿悉言所闻,大王裁其罪。(《战国策·秦策一》)(洪成玉《古汉语复音虚词和固定结构》)按:今天的“虽然”是一个连词。古代的“虽然”是一个短语(词组),其中的“然”是指示代词,“这

7、样”、“如此”的意思;其中的“虽”有时是“虽然”、“尽管”的意思,有时是“纵然”、“即使”的意思。因此,古代的“虽然”有两种意义和用法:虽然(尽管)如此(,但……);即使(即便、纵然)如此(,也……)。5.于:介词,从,由,自。先王:前代的君王。《尚书·盘庚上》:“绍复先王之大业。”《战国策·齐策一》:“且先王之庙在薛,吾岂可以先王之庙与楚乎?”(《古代汉语词典》)缪文远《战国策新校注》:“郭希汾曰:先王,谓成侯。”《战国策全译》:“先王:指安陵始封君成侯。”6.终:副词,始终。之:代词,它,这里

8、指安陵的土地。7.弗:副词。不。《左传·隐公元年》:“公弗许。”〔辨〕弗,不。都表示一般的否定。“不”用的范围广,凡用“弗”的地方都可以用“不”。但在先秦时期“弗”字后面的动词一般不出现宾语。(《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三、秦王不悦。1.“悦”字,一本作“说”。何建章《战国策注释》:“说:同‘悦’。”四、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1.因:则,即。(何建章《战国策注释》)因:⑦连词。用在句子开头或主语后面,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可译为“于是”、“就”。(韩峥嵘《中学文言文索引词典》)2.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