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结缘,非卖品,

免费结缘,非卖品,

ID:44773243

大小:490.50 KB

页数:274页

时间:2019-10-28

免费结缘,非卖品,_第1页
免费结缘,非卖品,_第2页
免费结缘,非卖品,_第3页
免费结缘,非卖品,_第4页
免费结缘,非卖品,_第5页
资源描述:

《免费结缘,非卖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般若文库系列3全知麦彭仁波切 造智圆法师 讲授四法印讲记二第二法印·有漏皆苦上免费结缘,非卖品,禁止用作任何商业用途。目录◎原文…………………………………………………………………1◎讲记…………………………………………………………………9有漏皆苦…………………………………………………………9苦苦…………………………………………………………12坏苦…………………………………………………………18学习坏苦的方法论……………………………………42再谈学习坏苦…………………………………………52两种乐的差别……………………………………

2、……………195◎思考题……………………………………………………………258原文四法印第二法印·有漏皆苦全知麦彭仁波切 造论智圆法师   译文属于造作或所作性的法也有有漏、无漏两类,其中诸无漏法不属苦之体性、因、果之故,并非是苦,诸有漏法则都住于苦之自性。何以故?因所谓痛苦,即以身心不欲及不能令心满足,而有漏法则或是痛苦性,或与苦相连而混杂,或是生苦之门故。其义如何?恶趣诸苦及善趣中由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等所生众苦,大大小小、尽其量数,一切从出生的当下起,下至旁生也不欲求也了知的苦,即是苦苦。为区别其他二苦,

3、使人了知其体性即是苦,以两个“苦”267/274原文字对应差别法和差别基而联合命名。即如经云:“何谓苦苦?生时是苦,住时是苦,坏时则为乐。”苦各自的种类,以地狱的寒热等为例,繁多无量。问:《集论》中不是将爱别离等归属为坏苦吗?答:没错!但其义趣是“某时将会远离”,而此处则是就“正感受别离等苦”这一分而宣说。坏苦者,于善趣等任何世界,也是无论其有漏处、身、受用的安乐相如何显现,都定不能如是恒常相续,而终归唯一变坏,超不出四边所摄。当变坏时,也正是先前的乐成为(此时)逼恼内心之因,如母亲丧子而悲痛,若未生此子则不以其死发生悲痛。这

4、也如经中所说:“坏苦者,生时是乐,住时是乐,坏时则是苦。”因此,无论感受何种大小之乐,都无法超出“前前渐次灭后,后后次第而生,终究相续坏灭”之故,如同秋日美妙的白云般,无可信赖。依于贪著五欲乐将造成无量难忍的恶趣等苦,并且混杂着能障碍趣入解脱道等过失垢染的有漏乐,利益微小,过患至大。行苦者,一经成为有漏五取蕴之后,无论暂时是苦、是乐、是舍,这期间的一切刹那都成为后蕴的近取因,以此成为未来诸苦之源,因此这如同含毒之食、痈将会成熟以及按照走向刑场的脚步数逐步趋近死亡。如是,佛住于苦因的意趣后说:“267/274原文行苦者,生、住、

5、灭时苦相不明显,然成诸苦之因。”正如此语,于有漏所作法的一切相续分,以此无不周遍。因此,若思量此遍行苦,则如教中所说“纵针尖许乐,轮回中恒无”,轮回中的一切犹如火坑、罗刹洲,成为内心厌离之处。圣者慧眼照见,而凡夫不知行苦为苦,不但如此,且唯一贪著生、积聚、受用等而转,对其终必出现的死等,不作观察而趣入,故于“其性为坏苦”亦不如理作意。为如是三种苦性所系缚故,一切有漏蕴或为苦本身,或与苦相连,或成苦之因,由此角度将通达苦之圣谛。以此义宣说了一切有漏皆苦。若能如是了知,则会生起从轮回自性中出离之意乐,并将趣入解脱正道。267/27

6、4原文附:两种乐的差别复次由十五种相,圣非圣财所生乐差别。何等十五?谓非圣财所生乐能起恶行,圣财所生乐能起妙行。又非圣财所生乐,有罪喜乐相应;圣财所生乐,无罪喜乐相应。又非圣财所生乐,微小不遍所依;圣财所生乐,广大遍满所依。又非圣财所生乐非一切时有,以依外缘故;圣财所生乐一切时有,以依内缘故。又非圣财所生乐非一切地有,唯欲界故;圣财所生乐一切地有,通三界系及不系故。又非圣267/274原文财所生乐不能引发后世圣非圣财,圣财所生乐能引发后世圣非圣财。又非圣财所生乐若受用时,有尽有边;圣财所生乐若受用时,转更充盛,增长广大。又非圣

7、财所生乐为他劫夺,若王若贼怨及水火;圣财所生乐无能侵夺。又非圣财所生乐,不可从今世持往后世;圣财所生乐,可从今世持往后世。又非圣财所生乐,受用之时不可充足;圣财所生乐,受用之时究竟充满。又非圣财所生乐有怖畏,有怨对,有灾横,有烧恼,不能断后世大苦。有怖畏者,谓惧当生苦所依处故。有怨对者,谓斗讼违诤所依处故。有灾横者,谓老病死所依处故。有烧恼者,谓由此乐性不真实,如疥癞病,虚妄颠倒所依处故,愁叹忧苦种种热恼所依处故。不能断后世大苦者,谓贪瞋等本随二惑所依处故。圣财所生乐无怖畏,无怨对,无灾横,无烧恼,能断后世大苦。随其所应,与上

8、相违。广说应知。又外有欲者受用欲尘,圣慧命者受用正法。由五种相,故有差别。由此因缘,说圣慧命者以无上慧命清净自活。何等为五?一受用正法者不染污故。二受用正法者极毕竟故。三受用正法者一向定故。四受用正法者与余慧命者不共故。五受用正法者有真实乐故,摧伏魔怨故。此中诸受欲者所有欲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