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枣强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枣强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D:44778026

大小:387.10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9-10-28

河北省枣强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河北省枣强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河北省枣强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河北省枣强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河北省枣强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北省枣强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河北省枣强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60分:每小题1分,共计60个)1.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嫛、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A.成套铁农具有利于农业精耕细作B.中原地区开始进入铁器时代C.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D.战国时期随葬品以铁器为主【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在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已比较广泛,提高了生产力水平,这是有利

2、于农业精耕细作的,故选A;我国在西周晚期已有铁器,而西周的统治范围已经包含中原地区,所以,在西周晚期中原地区就开始进入铁器时代,故B项说法违背史实,可排除;材料只说明了通过考古证实了在战国时期的河南辉县出现了大量铁制农具,并不能说明在此之前其他地区就没有铁制农具,不能说明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所以C项说法是错误的,排除;材料中没有涉及其他的随葬品,没有比较,就无所谓主次,故D排除。2.甲骨卜辞中,有商王祈求禾、黍、稷、麦、稻获得好收成的记录,有向上帝、祖先、神灵祈求降雨、得到好年成的记录,有督促“小精臣”“多尹”等官员去指

3、挥田间生产的记录,还有商王本人参加籍田活动的记录。这些记录说明当时A.农业历法知识丰富B.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C.农业人口较为缺乏D.农业是唯一经济活动【答案】B【解析】【详解】通过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帝王祈求获得好的收成,并亲自去田间督促生产,这反映出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故B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显示农业历法的相关信息,排除A;材料没有提及从事农业的人口数量,不能反映农业人口的缺乏,排除C;农业是唯一经济活动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D。【点睛】本题只需要根据材料对商王的行为描述即可作出解答。3.宋代是中国古代经济立法

4、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土地买卖、土地所有权是宋朝法律的重要内容,史称“官中条令,惟(田产)交易一事最为详备。”这源于宋代A.宋代土地买卖普遍B.士地私有产权受到法律保护C.商品经济的发展D.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答案】D【解析】【详解】通过材料可以看出,宋代关于土地交易的法律最为详备,这主要是因为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土地买卖频繁,故D正确。宋代土地买卖普遍是原因之一,但并不是根源,排除A;土地私有产权受到法律保护是内容,不是原因,排除B;土地买卖的法律与商品经济发展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4.曹魏时期,被誉为“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曾锻铁

5、“以自赡给”;西晋开国功臣石苞也“贩铁于邺市”。他们的做法A.丰富了手工业的生产门类B.使盐铁官营政策陷入破产C.反映了私营手工业的进步D.是对农耕经济的有益拓展【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国时期,农战之具异常缺乏,曹操将刑具都由铁改为了木,就是因为铁的缺乏,故嵇康和石苞“以自赡给”、“贩铁于邺市”的做法是对农耕经济的有益拓展,故D正确;私营手工业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这不算丰富了手工业的生产门类,排除A;盐铁官营政策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打击富商大贾的重要手段,后世一直有这种政策存在,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没有

6、提及技术的进步,排除C。5.《西京杂记》(西京指西汉长安)载:“金华紫罗面衣,织成上襦,织成下裳,五色文绶,鸳鸯襦,鸳鸯被,鸳鸯褥,金错绣档,七宝綦履。”这从侧面反映出西汉时期A.纺织品的种类较多B.纺织工艺水平较高C.纺织业的分工细密D.消费观发生了变化【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金华紫罗面衣,织成上襦,织成下裳,五色文绶”可知,这体现的是西汉时期纺织工艺水平较高,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只提到一种纺织品,无法得出种类较多的结论,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到纺织行业的分工情况,排除C;材料没有提及汉人的消费观念,排除D。【点睛】

7、分析语句的结构可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含义,如本题材料“金华紫罗面衣,织成上襦,织成下裳,五色文绶”,学生只要抓住语句的总分结构即可结合选项迅速作出判断。6.下表是中国古代前期冶金业发展的重要史实。据此可知春秋晚期发现人工冶炼的铁器,是日目前已知最早的冶铁遗物秦朝秦始皇兵马俑坑出土了约4万件青铜铸造的兵器,铁兵器很少汉朝汉武帝推行冶铁业官营,汉代冶铁使用煤为燃料,用水排鼓风南北朝出现灌钢法,制作兵器更加坚韧锋利A.铁器的出现不应早于东周时期B.秦汉时期大规模制造兵器成为可能C.军事战争导致冶金技术的突破D.官营制度推动冶金业

8、服务社会生产【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我国发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工冶炼的铁器,但并不能说明铁器的出现不应早于东周时期,故A排除;材料反映了秦朝铁兵器很少,汉代冶铁官营,并且用煤作燃料,以水排鼓风冶铁,这些条件使秦汉时期大规模制造兵器成为可能,故B正确;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