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D:47609526

大小:281.5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10-01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说明:1.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90分。2.将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用0.5蓝黑签字笔答在答题卡上。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计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选项。)1.列宁在《四月提纲》中说:“这个过渡的特点是: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另一方面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据此分析,当时的俄国A.存在和平夺权的可能B.沙皇统治日益腐朽C.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D.十月革命业已胜利【答案】A【解析】【详解】“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

2、的可能,另一方面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说明了当时俄国革命存在和平夺权的可能,故A项正确;此时沙皇统治已经被推翻,故B项错误;十月革命后俄国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故C项错误;《四月提纲》发表月1917年4月,十月革命胜利是在1919年10月,故D项错误。2.在近代,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甚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但后来又提出“物质文明不高,不足阻社会主义进行。”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27B.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C.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D.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物

3、质文明不高,不足阻社会主义进行”反映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在落后的俄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人们改变了物质文明发达才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看法,故B正确;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与社会主义的传播没有直接联系,故A排除;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于1919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在1917年,故C排除;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于1915年,与材料无关,故D排除。3.“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一声炮响,拉开了总攻冬宫的序幕。这是世界历史上哪一次革命的情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俄国二月革命C.俄国十月革命D.法国巴黎公社革命【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4、一声炮响,拉开了总攻冬宫的序幕”反映了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史实,故C正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无关,故A排除;俄国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与材料无关,故B排除;法国巴黎公社革命与“‘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总攻冬宫”无关,故D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一声炮响……总攻冬宫”,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十月革命的过程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4.27“北欧平衡”是指冷战时期的北欧地区以执行武装中立的瑞典为中轴,分别存在受苏联影响和支配的芬兰,及加入北约的挪威、丹麦和冰岛。北欧平衡局面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

5、对“北欧平衡”理解正确的是A.有利于维护地区的和平B.是美苏冷战政策的恶果C.是苏联国力衰弱的表现D.客观上推动了冷战升级【答案】A【解析】【详解】在冷战时代,北欧弱小国家保持相对中立的态度,这有利于维护地区稳定与和平,故A正确。“北欧平衡”是冷战下的良性表现,而非恶果,故B错误。美苏两强争霸才出现“北欧平衡”局面,故C错误。“北欧平衡”降低了冷战的温度,而非升级,故D错误。5.1971年12月,英国首相希斯在同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时明确表示,英美之间的特殊关系已经消亡。在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也第一次以“自然关系”代替了“特殊关系”。这一变化A.说明英国开始推行独立

6、外交B.反映出英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C.表明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D.反映出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1971年12月”“英美之间的特殊关系已经消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西欧实力的增强,导致英美之间关系的变化,这反映出当时出现了世界多极化趋势,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英国的外交政策,故A项排除;英美关系早就正常化,故B项错误;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阵营没有出现分化,故C项排除。6.1964年中法正式建交前美国的反应271月9日时任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菲利普斯发表声明:“十分明显,我们认为,法国如果承认(中国),

7、将不利于我们或其他自由国家。”1月16日美国照会法国,抨击法国“承认中共为不智而有损于自由世界利益之举”。1月19日美国敦促蒋介石不要主动同法国断交,给中法建交制造障得1月21日菲利普斯召开记者招待会证实,美国政府己正式照会法国,反对法国同中国建交分析以上信息,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冷战思维影响了美国外交B.美国排斥法国分享中美建交成果C.中法建交加强了多极化趋势D.中法建交严重威胁到美国亚太利益【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冷战最典型的特点就是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对抗。根据材料“法国如果承认(中国),将不利于我们或其他自由国家”、“抨击法国“承认中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