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依恋、情绪调节与社交焦虑的相关分析【开题报告】

大学生依恋、情绪调节与社交焦虑的相关分析【开题报告】

ID:449344

大小:3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08-03

上传者:U-944
大学生依恋、情绪调节与社交焦虑的相关分析【开题报告】_第1页
大学生依恋、情绪调节与社交焦虑的相关分析【开题报告】_第2页
大学生依恋、情绪调节与社交焦虑的相关分析【开题报告】_第3页
大学生依恋、情绪调节与社交焦虑的相关分析【开题报告】_第4页
大学生依恋、情绪调节与社交焦虑的相关分析【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依恋、情绪调节与社交焦虑的相关分析【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应用心理学大学生依恋、情绪调节与社交焦虑的相关分析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大学生在学习与生活的过程中,总是要与他人进行各种交往,面对和处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同学可以很轻易的和周围的人发展亲密的关系,但同时又不缺少独立性;有的人却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体会到焦虑和痛苦。他们要么是无法跟别人走的很近,但是内心又极度想依赖别人;要么恰好相反,他们的内心世界异常冷漠孤僻而不愿与人接触。大量研究表明,大学生人际问题在各种心理问题中处于非常突出的位置。因此,对大学生依恋、情绪调节与社交焦虑关系的研究可以帮助大学生改善自身的人际问题,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很重要的。人都存在着与他人产生亲密关系的需要,相互依赖、相互支持,从而为个人提供安全与保护。依恋是指婴幼儿与其主要抚养者之间长期稳定的亲子互动形成了一种牢固持久的情感关系。依恋行为是个体在遭遇到挫折、应激情境时由主体调动、以解决心理或生理上的压迫感为目的的一种行为,具体表现为个体寻求依恋对象的帮助与支持的行为和认知努力;而一般的社会性行为,特别是儿童期、青春期的社会性行为,主要表现为个体在心情愉快时希望别人和自己一起分享快乐,其结果通常是友情的建立。所以,依恋通常指向特定的某几个人,而一般的社会关系则涉及到更为广泛的人群。情绪是不断被个体所唤起和体验的一种状态,个体的情绪反应有时候与生活环境的变化协调一致,但有时候则与个体的生活环境、社会交往产生矛盾与冲突,与特定的生活情景不相适应,这就需要个体经常进行情绪调节以适应生活环境。在当今竞争愈演愈烈的社会里,人们面临的学习与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各种形式的挑战亦越来越激烈。如何面对挑战,获取成功,并同时缓解或排除各种由竞争带来的压力,使自己的身心能在短时间内迅速获得最佳状态,以饱满的精神和状态去迎接复杂多变的生活给我们带来的各种挑战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学会有效地调节自己的情绪,使之适应社会、生活和环境,使自己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大学生尤其需要这种调节情绪的能力。4 社交焦虑是指在与他人交往时体会到的不自在、恐惧、紧张、担忧、回避等情绪和行为反应。社交焦虑多见于青春期,年龄在13~24岁之间,平均20岁左右,严重的社交焦虑感会发展为社交焦虑障碍,对患者的社会功能损害极大。在中国,社交焦虑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心理问题。一个保守估算的数字是,每10个人中就有1人或多或少遭遇社交障碍的困扰。在这个强调彰显个性、表达自己的社会里,崇尚讷言敏行的中国人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社交危机。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大学生成为社交焦虑的高发人群,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研究针对大学生的依恋类型、情绪调节方式和社交焦虑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了解大学生不同的依恋类型会以及情绪调节方式会产生的社交焦虑有何不同,并用相应的测验量表进行测量,希望分析结果可以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有所帮助。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在当今的社会、教育、生活背景下,本文针对大学生的依恋类型、情绪调节方式与社交焦虑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具体分析了依恋类型、情绪调节方式对社交焦虑的影响,希望分析结果可以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有所帮助。主要研究目标:1.了解大学生的各种依恋类型和情绪调节方式。2.了解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情况。3.分析依恋类型和情绪调节方式与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关系。4.通过以上研究,得出分析结果,提出建议,改善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人际交往问题。主要内容:1.国内外主要研究的整理与分析(1)分析国内外关于依恋类型、情绪调节方式、社交焦虑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发展趋势。(2)整理分析依恋类型、情绪调节方式与社交焦虑等有关因素的研究。2.探索大学生依恋类型、情绪调节方式对社交焦虑的影响的相关维度。(1)收集整理文献资料。(2)确定测量工具。(3)选取大学生被试进行测验。(4)对自变量的各个维度与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分析因变量是否显著受自变量的影响且具体受自变量的哪些维度的影响。4 (6)运用统计方法检验依恋类型、情绪调节方式与社交焦虑的关系。3.论文提纲中文摘要英文摘要1问题提出1.1研究背景1.2研究目的1.3研究意义2方法2.1被试2.2研究工具3结果分析3.1依恋类型、情绪调节方式和社交焦虑的统计描述3.2依恋类型、情绪调节方式和社交焦虑的相关分析3.3依恋类型、情绪调节方式和社交焦虑的回归分析4讨论4.1依恋类型对社交焦虑的影响4.2情绪调节方式对社交焦虑的影响4.3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5结论参考文献致谢附录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1、研究方法: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大学生依恋、情绪调节与社交焦虑的相关分析。2、研究工具:(1)人际依附风格评价表:量表摘自王庆福:人际依附风格、性别角色取向与人际亲密能力之评量。中国测验学会测验年刊,44(2),63-78。(2)情绪调节问卷:量表摘自王力、柳恒超、李中权、4 杜卫的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的信效度研究(3)社交自我效能问卷:自我效能子问卷采用自Sherer&Maddux(1982)的自我效能量表,(Self-efficacyscale)22题中1-17题为一般自我效能指标(generalself-dfficacy),18-22题为社交自我效能指标(socialself-efficacy)。3、问卷调查结束后,运用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四、参考文献[1]王力,张厚粲,李中权,柳恒超.成人依恋、情绪调节与主观幸福感:重新评价和表达抑制的中介作用[J].心理学探新,2007.3:91-96.[2]吴薇莉,方莉.成人依恋测量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2004.12(2):217-220.[3]何爽,方平.情绪调节与社会适应研究进展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10.9-10.[4]朱熊兆,罗伏生,姚树桥.认知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CERQ-C)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2007,15(2),121-131.[5]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94-196,235-236,318-320,244.[6]崔红,王登峰.中国人人格形容词评定量表(QZPAS)的信度、效度与常模[J].心理科学,2004,27(1):31-33.[7]何燕玲,张明园.社交焦虑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4,3(2):89293.[8]肖融,吴薇莉,张伟.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在成都市大中学生中的应用[J].华西医学,2007,22(4):7082710.[9]Bowlby,J.AttachmentandLoss:Vol.1.Attachment[J].NewYork:BasicBooks.[10]Bowlby,J.Themakingandbreakingofaffectionalbonds[J].BritishJournalofPsychiatry,1977.130,201-210.五、研究的整体方案与工作进度安排(内容、步骤、时间)进度安排:序号时间内容12010.11.01-2010.11.30开题报告初稿22010.11.01–2010.12.15文献综述初稿32010.11.01–2010.12.31外文译文初稿4 42010.12.1–2010.12.15开题报告修改及定稿52010.12.15–2010.12.31文献综述修改及定稿62011.1.1–2011.1.17外文译文修改及定稿72010.12.1–2011.1.20实验施测82011.1.21-2011.3.15论文初稿92011.3.16–2011.4.15论文修改及定稿102011.5.7/14论文答辩六、研究的主要特点及创新点本文将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与社会相连接,进一步探讨在学习生活中影响其社交的相关因素,大胆着眼与社会,讨论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下大学生的生活,从高处进行分析,从总体上进行把握和调整。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