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ID:45059830

大小:4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08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①晋国是姬姓封国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古代的分封制度。根据所学知识,鲁国是姬姓封国(周公长子伯禽代表周公受封于鲁),因此①正确;燕国是姬姓封

2、国(召公之子受封于燕),因此晋燕两国不可以通婚,可知②不正确;宋国不是姬姓封国(商朝旧贵族微子封于宋),晋宋两国可以通婚,可知③正确;秦国不是姬姓封国,秦燕两国可以通婚,可知④正确;故答案为C。2、在商代,商王和许多邦国首领都称“王”。不过,商王不仅是本国君长,他还是邦国的()A.国主B.领主C.盟主D.君主【答案】C【解析】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商王和许多邦国首领都称‘王’”和所学史实,商王与邦国既有平等的关系,又是附属国与盟国的关系,在对邦国的支配地位商王实质上是盟主身份。故选C。3、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

3、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答案】C【解析】考点:分封制。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山东的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是鲁国,山西的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晋国,所以本题答案是C项山东、山西。足以证明,西周分封制的确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4、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学者推断此地应是()A.夏人的活动地域B.周朝的重要都城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答案】B【解析】考点:手工

4、业的发展。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青铜重器”“青铜铭文”“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关键信息可知,这有可能是周朝的重要都城。所以答案选B。5、商鞅一人多姓。史书上说:秦封于商,故号商君。卫之诸庶孽公子也,人称卫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其中“商”姓来源于()A.自然的崇拜B.所在地方的地名C.母亲的族姓D.因功得到的封地【答案】D【解析】考点:分封制。“秦封于商”可见商是指封地,所以选D。6、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A.宣扬托古改制B.承袭华夏传统C.突出个人功业D.标榜君权

5、神授【答案】C【解析】考点:皇帝制度。秦王嬴政初并天下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君、王称号不足以显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因此,他把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并为“皇帝”,来突出个人功业,答案选C项。7、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答案】C【解析】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西周的分封制度造成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

6、争霸,兼并战争不断,选项A与史实不符;中央集权的基础是郡县制,分封制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选项B错误;周代的主要制度是分封制与宗法制,而封建时代的中央集权制否定分封制,排除D。封建时代的最高统治者之所以长期实行血缘分封,主要是维护皇帝的特权。所以答案选C。8、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答案】C【解析】考点:郡县制。题目给了三句话,最后得

7、出“秦制之得亦明矣”,这里的秦制指的是秦朝的郡县制,郡县制有利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因此选C;A、B项都是材料中的一部分,不够全面。材料无法体现郡县取代分封的历史必然,重在秦制中央集权之得,因此排除D。9、“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发映了()A.君主专制的削弱B.宗法制的消亡C.中央集权的加强D.分封制的巩固【答案】C【解析】考点:中央集权的加强。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出现在西汉时代,汉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明确规定

8、了“诸侯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