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I)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I)

ID:45188868

大小:603.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11-10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I)_第1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I)_第2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I)_第3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I)_第4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I)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xx-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I)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民本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下列思想体现儒家民本思想的有①“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③“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④“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⑤“天下为主,君为客”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④⑤【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儒家思想中的孔子的“德治”、孟子的“仁政”、“民贵

2、君轻”、荀子的“君舟民水”、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都体现了儒家的民本思想。④项是儒家的三纲五常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工具,故排除。选A。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儒家的民本思想2.1905年,《民报》第一号刊载了四幅人物画,分别是黄帝、卢梭、华盛顿和墨翟,并且给每一位人物配有目录标题,下列标题属于墨翟的是A.世界第一之民族主义大伟人B.世界第一之民权主义大家C.世界第一之共和国建设者D.世界第一之平等博爱主义大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墨家

3、主张兼爱非攻思想”可知世界第一之平等博爱主义大家是墨家思想。故D项正确;A是黄帝;B是卢梭;C是华盛顿。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墨家思想【名师点睛】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二者的范围不同,儒家的仁爱范围狭窄,且主张“克己复礼”为“仁”,仍然讲究阶级性;墨家的“兼爱”具有广普性,不分等级贵贱。前者仍然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后者代表了平民百姓的利益。3.战国时期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下列思想家中对此有异议的是A.孟子B.王阳明

4、C.荀子D.陆九渊【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可判断材料的主张是性善论,是孟子的主张。荀子主张性恶论,对此提出质疑,故C项正确,排除A项;王阳明、陆九渊都没有涉及到对孟子思想的质疑或者异议,故排除BD两项。4.“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董仲舒的这一思想主张A.意在规劝皇帝实行仁政B.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C.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D.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反映董仲舒新

5、儒学“君权神授”思想,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是为了适应加强汉武帝中央集权的需要,故答案为D。A材料没有体现;B是孔子的思想,C是宋明理学思想。考点:汉代儒学点评:天是万物的主宰,天子接受天的统治,诸侯接受君主的统治,遵守三纲五常,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天子的统治。这就是董仲舒对儒学的发挥。5.下图是《明史·列女传》中的一段记述,对此记述的评价曰:“然至性所存,伦常所系,正气之不至于沦澌!”这说明了当时A.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风气败坏B.男尊女卑思想盛行C.儒家纲常成为官方史学价值标准D.人性得到极大解放【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

6、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本段记述反映了女子以死殉节,不能叫社会风气败坏,故A项错误;本段记述只是反映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束缚,故B项错误;明史作为官方史学对妇女以死殉节给予高度评价,说明儒家纲常成为官方史学价值标准,故C项正确;明清进步思潮批判理学对人性的束缚和压抑,故D项错误。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影响【名师点睛】6.在修养论方面,二程主张:灭私欲则天理明矣,而王阳明则强调伦理认知的关键深植在道德本性之中,之所以有时会违背道德本性,是因为“物欲牵蔽”,故要克服“私欲”,以“

7、致良知”他们的本质意图都是:A.修身养性,崇尚道德B.挽救封建统治危机C.克服程朱理学的弊端D.实现儒学的道德化【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陆王心学是对程朱理学的继承和发展,理学家所谓的“天理”的核心是伦理道德。心学认为理在心中,不必外求,主张加强自己的内心修养,体验天理的存在,心学和理学的共同的本质目的是维护封建的伦理纲常和统治秩序,故B项正确;A项不是二才的本质意图,排除A项;克服程朱理学的弊端是心学的内容之一,与理学无关,因此不是他们的共同点,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故排除D项。7.陆九渊曾记述:“鹅湖之

8、会,论及教人,元晦(指朱熹)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指陆九渊及兄陆九韶)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由此可知朱熹和陆九渊的主要分歧在于A.对万物本原的看法不同B.对封建纲常伦理的态度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