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ID:45189052

大小:124.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11-10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xx-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共25小题,2分/题,共50分)1.司马迁《史记》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上述材料描述的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B.郑国渠C.漕渠D.白渠【答案】A【解析】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蜀守冰凿”可知该水利工程是都江堰,故A项正确;郑国渠是位于关中地区的水利工程,故B项

2、错误;漕渠和白渠都是汉代修筑,位于现在陕西西安附近,故C和D项错误。2.清代康乾时期,广东地区种植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韵农户在“东家夸三月之青,西家矜四月之红,各以其先熟及美种为尚:”的相互竞争下;弱者被排挤而日益贫困以至破产沦为雇工,强者则成为“家有荔枝干枝”的大户,甚至雇工经营。这表明当时的广东地区A.传统自然经济的解体B.农业和商业发展相互促进C.农产品的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D.新的经济因素向农业领域扩散【答案】D【解析】由材料“弱者被排挤而日益贫困以至破产沦为雇工,强者则成为‘家有荔枝干枝’的大户,甚至

3、雇工经营”说明清代广东地区农业领域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资本主义萌芽在明朝中后期已经产生于手工业领域,故D项正确。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故A项错误。材料仅体现农业种植领域的变化,未体现农业和商业发展相互促进,故B项错误。材料仅体现农户竞争的结果及生产方式的变化,未体现农业集约化生产,故C项错误。3.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这一谚语反映了当时的西班牙A.世界中心地位确立B.出现了“商业革命”C.出现了“价格革命”D.物产资源十分

4、丰富【答案】C【解析】新航路开辟之后由于大量的白银流入西班牙从而造成了白银泛滥,导致物价上涨,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要,这就是“价格革命”,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价格革命”而非世界中心地位确立,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价格革命”而非“商业革命”,故B项错误;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的问题不符合材料主旨,故D项错误。点睛:新航路开辟的另一个经济后果是引起“价格革命”。其表现是: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西班牙,再从西班牙流向热那亚,最后甚至流入奥斯曼帝国。在白银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向东流动时,它所经过的地方必然发生下述现象:物

5、价迅速上涨,货币贬值,出现伪币,投机活跃。在一个世纪里,西班牙的物价上升了大约四倍。4.杨宁一教授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里写道:工业革命的第二阶段(即第二次工业革命)大致始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第二阶段的工业革命是在近代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取得了比第一阶段更多、更重要的成果。这说明A.科学理论推动技术发明B.技术发明源于生产实践C.社会根本矛盾发生变化D.技术发明英国一枝独秀【答案】A【解析】据材料“第二阶段的工业革命是在近代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并结合

6、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之一是科学理论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技术发明,故A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技术发明源于生产实践,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社会根本矛盾是否变化,故C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发明是美国和德国为主,故D项错误。5.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运动中创办的重要业,其章程规定:将股份较大之人公举入局作为商董,在主要港口协助商总经营业务。这段材料反映了A.近代企业制度在洋务民用企业中有所显现B.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引进西方管理模式C.洋务民用企业的所需资金主要来自民间资本D.洋务民用企业管理权由商

7、董控制【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洋务民用企业中,开始按照股份公司的运作方式经营,说明洋务民用企业开始具备了近代企业制度的某些雏形,故A项正确;材料说明洋务企业实行股份制管理,并不是引进西方管理模式,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洋务企业资金的来源,故C项错误;洋务民用企业管理权仍有官府控制,故D项错误。6.1938至1940年间,上海、汉口、南京三地内迁四川等西南地区的民营工厂数分别是104家、90家、10家,包括了冶金、机械、电气、化学等工业。这些内迁企业A.平衡了地区间发展差异B.奠定了新中国的工业基础C.

8、为持久抗战提供了保障D.避免了时局造就的破产命运【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1938至1940年间”“民营工厂内迁四川等西南地区”可知抗日战争期间民族工业内迁,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日本侵略对民族工业造成破坏,但更重要的是对抗战胜利和后方工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故C项正确;民族工业内迁可以推动西部地区工业的发展,但不能说是改变了工业发展不平衡局面,排除A;民族工业内迁与新中国的工业基础无关,排除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