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ID:45315031

大小:169.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11-11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答案必须涂在答题卡上)1.春秋战国时期名家代表早期逻辑思想,被荀子批评为“辩而无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以为治纲纪”。韩愈抨击佛教“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这些评价实际上反映了( )A.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多样化发展B.名家研究逻辑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C.儒家思想重视为社会现实服务D.佛教盛行给封建统治带来诸多隐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古代思想学说多样化不符合材料主旨,故A项错误;名家研究逻辑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观点太片面,故B项

2、错误;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荀子和韩愈等儒家学者对名家和佛教思想中不切实际的观点持批判态度,折射出儒家积极入世,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的思想特点,故C项正确;佛教盛行给封建统治带来诸多隐患没有全面体现材料本质,故D项错误。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内容·重视为现实服务2.《论语》中孔子认为西周继承发展了夏、殷两代的制度,开创了辉煌的西周文明,因而十分推崇周制。三代文明对儒家思想的主要影响在于(  )A.构建了信而好古的历史观B.塑造了敬天远神的天命观C.形成了尊卑有序的礼文化D.树立了修己安邦的责任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论语》中孔子认为西

3、周继承发展了夏、殷两代的制度,开创了辉煌的西周文明,因而十分推崇周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代文明对儒家思想的主要影响在于形成了尊卑有序的礼文化,表现为宗法制和分封制的等级秩序,因此选C。AB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儒家思想3.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鉴。宣传君主政令失误、不遵道德、不行仁义,“天”就会以灾异示警,其实就是在权力已经无限的君主之上再安放一个权力更加无限的“天”。这带来的直接政治效果是(  )A.制约了君主的专制权力B.推动儒

4、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C.巩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D.形成“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答案】A【解析】据材料“君主政令失误、不遵道德、不行仁义,天就会以灾异示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这制约了君主的专制权力,故A项正确;“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不属于“直接效果”,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对君主权力的制约,故C项错误;“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不属于政治方面,故D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君主政令失误、不遵道德、不行仁义,天就会以灾异示警”,学生可以联系董仲舒相关思想主张,得出“制约君主的专制权力”的结论,据此即可正确判断。4.《

5、汉书·武帝本纪》记载:元封元年春,武帝登临嵩山,随从的吏卒们都听到了山中隐隐传来了三声高呼万岁的声音。所以“山呼”万岁后来就成为臣子朝见皇帝的定仪。“山呼”万岁实质是宣扬(  )A.天赋人权B.皇权至上C.君权神授D.天人合一【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信息理解分析的能力,材料中汉武帝登临嵩山,随从的吏卒们都听到了山中隐隐传来了三声高呼万岁的声音,明显是臣下装神弄鬼,造假讨好皇帝,山鸣谷应,天子万年,形象化地演绎了专制君主无限膨胀的自我尊崇心态,实质是宣扬君权神,据此分析可知C符合题意。天赋人权指的是自然权利,指自然界生物普遍固有的权利,并

6、不限由法律或信仰来赋予,A不符合题意;皇权至上是一种中央决策方式,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利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B不符合题意;中国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观点,与“天人之分”说相对立。认为“天”有意志,人事是天意的体现,天意能支配人事,人事能感动天意,由此两者合为一体,D不符合题意。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君权神授【名师点睛】董仲舒的儒学思想的内容及认识:内容认识目的针对加强中央集权(1)大一统思想(孔子提出)(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中央集权角度)(1)目的:实行思想文化专制,维护

7、封建专制统治,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局面,强化君权。(2)实质:是思想文化专制。(3)内容:宣扬“天人感应”“天人合人”“君权神授”,给儒学披上神学外衣,是唯心主义。(4)地位:儒家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在传统文化中占据主流地位。(5)具有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和防止暴政的目的(6)将封建等级尊卑关系神圣化,制度化。⑴实现思想统一,确立儒学独尊地位;实质上是思想文化专制,加强思想控制。⑵维护君主专制和巩固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针对强化君权(3)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包括天人合一、君权神授,灾异谴告说(君权角度)(4)实行仁政针对为人处世标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