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题三

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题三

ID:45337398

大小:58.1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12

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题三_第1页
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题三_第2页
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题三_第3页
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题三_第4页
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题三_第5页
资源描述:

《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题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题三分值:100分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学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写在答题卡上2、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24个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礼记·大学》记载:“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简而言之,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

2、伦”。由此可知A.家庭与国家在组织结构上具有共性B.分封制是家国同构产生的制度根源C.血缘纽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基础D.国人追求社会的稳定和家族的和睦2.历史学家钱穆说:“在春秋时代,……知识分子无不是流动的……但他们却忘不了封建制度所从开始的天下,只有一个共主,一个最高中心的历史观念。”这种观念A.反映了知识分子仍旧留恋西周的分封制B.有助于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形成C.不利于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的形成D.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形成的根源3.有学者这样评价我国古代某一制度:“这好比蜂巢,如果蜂巢只有一

3、个大的六棱形,根本就不堪一击。只有依靠一个一个六棱形排列起来,才可能稳定。即便局部崩溃,但是整体不会崩溃。”这里评述的是A.分封制B.郡县制C.三省六部制D.行省制4.(加试题)有学者认为,宋代是一个集监察制度之大成的朝代:路(类似今天的省)不设最高行政长官,实行诸司并立,其中转运司、提点刑狱司和提举司均有监察职能,因此合称为“监司”。同时,为防止监司长期在地方形成自己的关系网,另外又设置了廉访司、察访司等派出机构,形成了监司互察制度。这表明宋代A.有效地把权力关进了笼子从而防止了官员的腐败B.吸取了

4、历代监察智慧从而建立了严密的惩防体系C.监察机构叠床架屋却无法防范官员贪污腐化D.制约皇权的力量被严重削弱从而使君主专制得到强化,5.中国古代监察机构是由御史和御谏两部分组成。御史职能主要是打击贪腐。言谏是以匡正君主施政中的缺失为目的。言谏机构兴于汉、发展于唐、衰减于宋。终结于明。可见言谏制度A.是封建王朝制约皇权专制的有效手段B.受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影响而渐趋消亡C.发展轨迹与专制制度强化呈相反方向D.符合最高统治者监察百官的政治需要6.每个人都有烦恼,作为学生,我们可能苦恼于考试成绩或每天繁重的作业

5、。贵为一国之君的天子也有着其无尽的烦恼。宋太祖说“卧榻之侧有他人酣睡”,这也说出了历代皇帝们的心声。下列措施属于皇帝为了防范“卧榻之侧有他人酣睡”而采取的是①“罢丞相,设五府、六部……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②“外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③“故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④(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7.罗马法规定:在买卖诉讼中,不明知而出售劣质木材之人,仅仅是依据买卖之诉承担对瑕疵差价的补偿责任。但如果是明知而隐瞒真相、欺

6、骗买方,用劣质木材建造的房屋倒塌了,卖方就要承担全部房屋的赔偿责任。这反映出罗马法A.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B.司法原则和程序不统一C.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D.蕴涵着诚信的行为要求8.“象龙唤不应,竹龙起行雨。联绵十车辐,伊轧百舟橹。转此大法轮,救汝旱岁苦。神机日夜运,甘泽高下普。老农用不知,瞬息了千亩。抱孙带黄犊,但看翠浪舞。”诗中所咏工具A.是农业播种技术的革新B.利用水力提高灌溉效率C.有利于增加汉代的粮食产量D.适应了不同地区的灌溉要求9.唐代元植织女词》中吟道:“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

7、在中国古代,手工业者为了技术的世代传承,不惜牺牲儿女婚姻幸福,使民间技术的传承走向封闭。这一现象源于A.手工业者为防止技术外流而采取的保护措施B.古代传统手工业没有产品交易的市场C.手工业工艺水平低下社会生产力发展迟缓D.官营手工业服务对象和技术传承具有特殊性10.长江三角洲地区到宋代逐渐发展为全国的经济重心,盛产米粮是其典型特征之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广泛流传。但到明代中叶,该地区出现“多种田不如多种地”的价值取向,农户的经营重点转向种植经济作物的“地”。这一现象说明该地区A.商品经济发展推动

8、农业生产方式转型B.农业生产的发展呈现出市场化的趋势C.农业雇佣生产加速了农业商品化进程D.重农抑商思想受到主流价值取向挑战11.下表为18世纪后期中国对外贸易变化简表。这些变化说明A.清政府海禁政策的松弛B.中国传统经济优势犹存C.清朝丧失海关自主权力D.中国外贸逐步转为入超12.“明代‘海禁’政策是与朝贡贸易一起出台的,并构成了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基本内容。明代‘海禁’政策的出台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消极抗倭的体现。”这表明,明朝“海禁”政策的出台A.受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