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I)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I)

ID:45450488

大小:1.42 MB

页数:19页

时间:2019-11-13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I)_第1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I)_第2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I)_第3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I)_第4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I)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I)(考试用时: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战国时期,或由匹夫而为将相,或朝贫形而稃公侯,或起自刑余,或出于盗薮,不论新旧,不问亲疏。这种现象表明A.士农工商结构趋于瓦解B.礼崩乐坏加速王室衰微C.世卿世禄制度遭受冲击D.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战国时期选官制度不再以血缘亲疏作为标准,说明世卿世禄制受到冲击,C项正确。题干信息涉及的是选官制度的变化,与士农工商结构趋于瓦解无关,排除A。礼崩乐坏与题干主旨选官制度的变化

2、无关,排除B。战国时期,官僚政治尚未取代贵族政治,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C。2.南朝画家张僧繇善画佛道人物,如图是其作品(梁令瓒临摹),画面凹凸,有立体感,画中人物“奇形异貌、殊方夷夏,皆参其妙”。这反映了当时A.中外宗教、艺术交流融汇B.以形写神的理论开始形成C.南方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D.儒家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答案】A【解析】据材料“佛道人物”、“奇形异貌、殊方夷夏,皆参其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图片反映了中外宗教、艺术交流的结果,故A选项正确;材料人物“奇形异貌、殊方夷夏”,显然不是以形写神,故B选项错误;材料图片也无法体现南方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故C选项错误;佛道融

3、合也不能说明儒家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故D选项错误。故选A。3.洪武十二年,明朝颁布《大明律》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列罪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这些规定A.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B.规范内阁机构的运作程序C.表明皇权专制的继续强化D.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和材料中的“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等是明律所特有,说明《大明律》对明朝大臣作了种种限制,由

4、此分析,明朝皇权专制与过去朝代相比,又得到继续的强化,故C项符合题意。A项,对大臣的种种限制,加剧了君臣关系的紧张,并不能协调君臣矛盾,故排除。B项,题干内容与内阁机构运行程序无关,故排除。D项,题干未涉及中央与地方关系,且“解决”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4.清朝,康熙帝改变按人口征收丁税的传统做法,宣布推行“固定丁税,永不加税”政策,雍正帝随后把固定的丁税并入土地税统一征收。上述政策A.放弃了丁税收入B.引发了税制混乱C.刺激了人口增长D.解决了人地矛盾【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固定丁口,永不加税”“把固定的丁税并人土地税统一征收”可知这两种做法是逐步取消人头税,并将其并

5、入土地税,刺激了人口的增长,造成人地矛盾,排除D,C项正确。放弃了丁税与题干“固定丁口,永不加税”矛盾,排除A。题干信息无法体现税制混乱,排除B。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C。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弄清题干中“固定丁口,永不加税”“摊丁入亩”的意思,运用所学知识逐一排除选项即可。5.“中体西用”作为一种文化观念,不仅是19世纪下半叶先进中国人的基本共识,更是洋务派在中西文化碰撞后采取的文化选择模式。此“文化选择模式”A.有利于对中国文化的改造B.表明了“崇洋”思想的盛行C.反映了文化侵略的隐蔽性D.批判了儒学的落后性【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产生是

6、19世纪下半叶洋务派迈出传统保守思想所作出的重大一步,中体西用的文化观念有利于借助外来文化加强对中国文化的改造,故A项正确。B项,“文化选择模式”只是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文化意识的觉醒,“盛行”一词与当时史实不符,故排除。C项,文化侵略隐蔽性与题干中的文化选择性表面冲突,排除。D项,中体西用不是批判儒学的落后性,而是引进西方先进的器物之学,用以改造中国,达到强国御侮的目的,故排除。6.1913年第一届国会选举中,虽然以年轻士绅、知识分子为基础的国民党和进步党获得了多数席位,但是实力最强的北洋派系和地方实力派却几乎没人参加选举。这一现象表明A.国内政治格局与选举无关B.民主观念深入人心C

7、.选民素质制约了选举结果D.文治传统影响深远【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913年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实力最强的北洋派和地方实力派却几乎没人参加选举”反映出国内政治格局与选举结果不符,民主共和徒有虚名,A项符合题意。据材料可知,中国此时的民主共和只是形式上的,缺乏社会力量的支持,故排除B项。选民素质、文治传统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C、D两项。7.据统计,直到1946年11月,中国西部的15个省市仍拥有金融机构2045家,占全国总数的38.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