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II)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II)

ID:45454421

大小:45.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1-13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II)_第1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II)_第2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II)_第3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II)_第4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II)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I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II)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汉武帝问策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引自《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的对策A.指出了汉武帝的弱点B.违背了汉武帝的初衷C.触犯了汉武帝的忌讳D.迎合了汉武帝的意愿【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体现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迎合了汉武帝大一统的意愿,故选D。【名师点睛】根据所学可知,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

2、儒术”的思想被汉武帝采纳,主要是迎合了汉武帝大一统的意愿。2.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的多么?”使人们“开眼界”的是A.电视B.电影C.报纸D.广播【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电视问世于20世纪30年代,报纸和广播无法使人“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所B、C、D三项不符合题意。因此选B.考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点评:材料式的选择题其形式一般是题干为材料,备选项为对材料的判断和解释,要求考生对备选项中的解释是否与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相

3、一致作出判断,此类题主要是考查考生的材料处理和历史阐释两大能力。3.法国1875年宪法修正条文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其作用是A.阻塞了所有君主派的复辟之路B.开始确立法国共和政体C.肯定了君主立宪政体D.违背了民主共和的原则【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法国1875年宪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法国实行总统共和政体,从而断绝了君主专制政体在法国再现的可能,同时也实现了法国此后政治长期稳定,对法国产生重大影响,材料反映的正是此点史实,故B项符合题意,其余诸项均不是该宪法的作用。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法国1875年宪法·法国1

4、875年宪法的内容4.下列不属于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是()A.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B.社会福利政策得以普遍实行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D.知识经济产生并得到发展【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新航路开辟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开始形成,它的最终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二战后确实出现了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社会福利政策得以普遍实行以及知识经济产生并得到发展的现象,因此本题选择C.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5.当代俄罗斯历史学家阿列克谢耶夫院士将文明演进与

5、现代化进程等量齐观。他认为:“20世纪世界文明进程的特点是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被称为现代化的现代工业社会的紧张过渡。这种过渡在某种程度上涉及了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因此就出现了俄国的革命与现代化的关系及其后果这个不可避免的问题。”从人类文明演进史(即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的历史)的角度看,俄国十月革命的意义在于A.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B.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C.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D.促进了世界的和平发展【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材料中的“俄国的革命与现代化的关系及其后果”及题目要求“从人类文明演进史(即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角度看”只有B能

6、体现这一点。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俄国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6.江南经济史是当前我国经济史研究的一大热点。以下对古代江南经济的表述,正确的是A.两汉时期江南经济已与北方趋向平衡B.南朝时期南方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北方低C.隋唐时期全国经济重心最终转移到南方D.明清时期江南工商业市镇蓬勃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对古代江南经济的表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只有“明清时期江南工商业市镇蓬勃发展”说法正确,故答案为D项。A项,江南经济与北方趋向平衡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排除。B项,南朝时期南方商品经济发展水平比北方高,排除。C项,全

7、国经济重心南移是在南宋时期完成,排除。7.1944年,苏联参加了布雷顿森林会议,但由于固定卢布汇价、交流经济情报等规定,苏联后来没有批准《布雷顿森林协定》。这表明A.美苏两国战时同盟关系破裂B.美国准备实行“冷战”政策C.苏联担心国家利益受到损害D.美苏争霸激烈【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固定卢布汇价、交流经济情报等规定”可知,此规定有可能涉及苏联的经济安全,故答案为C项。A项,根据题干时间“1944年”可知,此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尚未结束,美苏两国仍处于同盟状态,并没有破裂,排除。B项,此时仍处于同盟状态,并没有准备实行“冷战”政策,排除。D项,美苏争

8、霸始于20世纪40年代末,排除。【点睛】《布雷顿森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