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有无相生》PPT课件

《老子有无相生》PPT课件

ID:45607955

大小:1.37 MB

页数:36页

时间:2019-11-15

《老子有无相生》PPT课件_第1页
《老子有无相生》PPT课件_第2页
《老子有无相生》PPT课件_第3页
《老子有无相生》PPT课件_第4页
《老子有无相生》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老子有无相生》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明确老子的主要贡献,以及对后世的影响。2、经典积累:背诵“有无相生、难易相成”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评价美的标准,教育学生以正确的标准来感受生活中的美。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感悟该诗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教学难点:正确认识诗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一、温故知新1、指学生分别背诵木瓜、子衿(小组内背——教师指名背)2、小组内交流以“爱”为话题的名言和写思念的古诗词。(老师适当评价,以鼓励为主,并指出其不足和今后努力方向。)二、拓展:走进千古智者:老子百家讲坛:老子与百姓生活1老子其人老子简介三、引导点拨明确《老子》老子,李耳(约前580年—前500年

2、之后)(诞辰:西周末年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时),字伯阳,又称老聃,后人称其为“老子”,河南省鹿邑县城东十里的太清宫集(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又名《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道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从《列仙传》开始,老子就被尊为神仙。《道德经》的国外版本有一千多种,是被翻译语言最多的中国书籍。老子第一个提出以“道”作为

3、哲学的最高范畴,构成其思想体系的核心。他主张绝圣弃智,清静无为,幻想倒退到“小国寡民”的远古社会。《老子》第一个提出以“道”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用“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如果人们没有对美好事物的认定和追求,就不会产生对丑恶现象的唾弃。而人们对部分事物和表面现象的关注,常常会忽视整体的和隐藏在深层次的、最本质的东西。在老子看来,高明的领导者更应该懂得自然之道,不主观行事,而是通过自己的行动进行潜意识的引导,他们重视顺应人的天性,让下属各尽其能,

4、各守其职,而忌用过多的条规制度来进行强制性约束。道“道”的本义是指人们循着它行走以便到达某一目的地的“道路”,是“运行之所遵循”,引申为人们行为处事所遵循的行为规范、行为准则、处事方法,系统的组织范式、运行的程序规则,以及各种存在物的运动规律等。谈道就是谈论在走向目标的进程中,我们“应该怎么走?”老子的智慧几句最能代表老子思想的箴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四、新授:有无相生,难易相成一、通

5、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对老子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老子》,学习第一则:“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读课文:1、学生自主学习(1)自学教材内容,标注学习疑问(2)小组交流,提出学习疑问。教师根据学生交流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引导、点拨,完成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经典欣赏:有无相生,难易相成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2;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3。故有无相生4,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5,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6,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7,生而弗有8,为而不恃shì9,功成而弗居10。夫唯弗居,是以不去11。2、词语注释11、本章为《老子》第二章(题目为

6、编者所加)。2、斯:则、就。恶:此处指丑,与“美”相对。3、不善:即恶,与“善”相对。4、有无:指客观事物的存在与不存在,或发生与未发生。相生:相对而生的意思。下文的“相成”指由互相对立而产生,“相形”指互相对立而体现,“相盈”指由互相对立而相互成全,无所亏损,“相和”指由互相对立而产生和谐,“相随”指由互相对立而产生顺序。2、词语注释25、音声:古人将简单的发音叫声,组合成有节奏的声叫音。6、处无为之事:做的是并没有做就能发生作用的事。7、万物作而弗始:让万物生长而不干预(它们)。始:创。弗始:不先为之创造,即令其自然生长。8、有:据为己有。9、为而不恃:施予而不认为有功德

7、。10、居:占有。11、去:丧失。视频讲解:有无相生,难易形成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文意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因为有丑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有和无相互对立而得以产生,难和易互相对立而得以形成,长与短互相对立而得以体现,高和下互相对立而得以存在,音与声互相对立才能和谐,前与后互相对立才能出现,这是永恒的真理。因此,圣人用“无为”的态度来对待一切问题,实行“不言”的教导,任凭万物生长而不加以干涉,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为万物尽了力而不自恃己能,立功而不居功自傲。正因为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