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提能演练(三十二)

课时提能演练(三十二)

ID:45629311

大小:286.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15

课时提能演练(三十二)_第1页
课时提能演练(三十二)_第2页
课时提能演练(三十二)_第3页
课时提能演练(三十二)_第4页
课时提能演练(三十二)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时提能演练(三十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提能演练(三十二)(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B.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是不同的C.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就是研究群落的丰富度D.任何一个群落中的物种,都不可能是随机地聚集在一起的2.(2011·海南高考)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长期生长在南极海冰区-2℃~4℃的环境中,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磷虾主要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自1975年以来,磷虾种群密度下降高达8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南极冰藻组成了一个种群B.企鹅种群密度也

2、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而下降C.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的其他生物组成群落D.-2℃~2℃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3.(易错题)在某自然保护区中,A物种与B物种的种群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12/12A.A物种与B物种的相互关系是捕食关系,B为捕食者,A为被捕食者B.A物种种群数量受B物种种群数量影响,但B物种种群数量不受A物种种群数量的影响C.A物种种群数量变化受出生率和死亡率因素的影响,还受迁入和迁出等因素的影响D.A物种和B物种各自种群内均会出现种内斗争4.如图为某一区域M、N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纵横坐

3、标分别表示M、N两物种所摄取的食物数量和种类)其中表述正确的是()A.曲线不重叠时,M与N不存在竞争B.b越大,生物适应环境能力越弱C.d<b时,M与N竞争激烈D.M、N将呈现“J”型增长5.(2011·全国卷)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12/12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6.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A.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

4、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收集样土中的小动物D.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7.(2012·宣城模拟)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B.演替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阶段渐变为灌木阶段,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阳光C.群落演替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冰川泥地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D.群落演替的根

5、本原因是群落内部因素的变化8.(2012·安徽名校联考)一场大火将某地的森林彻底烧毁,在以后漫长的时间中,在原林地上形成了杂草地、灌木丛、最后形成了以白桦为主的阔叶林。下列关于这个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其中物种都呈“J”型增长B.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C.可能有外来物种的入侵D.群落总存在垂直结构9.(2012·安庆模拟)在群落的自然演替过程中,不同物种的取代顺序是可以预测的,如弃耕地上可预测的演替顺序为: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灌木→12/12早期演替树木→晚期演替树木→顶极群落。这可以利用“资源比假说”来解释:该假说认为物种优势是由光和营养物质这

6、两种资源的相对利用的有效性决定的。如图显示了一块弃耕地上物种从A到E的取代顺序,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演替期间,营养物质的有效性随枯枝落叶的积累而增加,光的水平因遮阴而减弱B.最先进入的物种多为一年生杂草,它们对土壤营养物质的要求低,但对光有最高需求C.后来替代物种相对前面被替代的物种较为高大,且耐阴的能力也较强D.顶极演替后若发生火灾,可预测其后的次生演替时间和过程与初生演替完全相同10.(2012·聊城模拟)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泥、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B.初生演替形

7、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现象明显C.通常情况下,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D.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12/1211.下表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土壤中螨类孳生与某化工厂重金属铬污染的相关结果。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采样位点距化工厂的距离(km)0.0111030(远郊农田)铬浓度(mg/kg)0.250.210.120.08螨类密度(个/m2)16480226510471069A.污染区内螨类密度显著提高B.实验采用取样器采集土样计算螨类数量C.螨类可作为土壤铬污染的指示生物D.螨类物种

8、丰富度与铬污染相关12.(预测题)如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