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8月摸底调研试题(含解析)

2019届高三历史8月摸底调研试题(含解析)

ID:45683372

大小:224.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1-16

2019届高三历史8月摸底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19届高三历史8月摸底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19届高三历史8月摸底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19届高三历史8月摸底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19届高三历史8月摸底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历史8月摸底调研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届高三历史8月摸底调研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mm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周王朝实行了“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分封制度。通过分封,周王同姓、

2、母弟和异姓功臣于各要冲地区建立了封国。西周的分封制A.授土授民强化了王室集权B.加强了对广大地区的有效管理C.使贵族政治影响边远民族D.消除了地方勢力对中央的威胁【答案】B【解析】【详解】分封制下,诸侯国是相对独立的政治实体,诸侯国君享有世袭统治权,容易形成分裂割据势力,故排除AD。分封制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故选B;材料没有涉及少数民族也采用分封制的做法,排除C。2.文学是社会现实的反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反映了人们渴望世外桃源的理想和追求,而《西游记》则塑造了敢于反抗斗争的孙悟空形象。两者都A.描写了古代官场的腐朽与黑暗B.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C

3、.反映了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追求D.表明等级观念受到极大冲击【答案】C【解析】【详解】《桃花源记》作于魏晋时期,陶渊明由于政治黑暗而向往田园生活,故A项错误。陶渊明代表知识分子,并不代表市民阶层,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人们渴望世外桃源的理想和追求”“敢于反抗斗争”并结合所学可知,东晋时期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使得有识之士壮志难酬;而明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了顶峰,皇权对人民的束缚已达到最大,阶级矛盾尖锐,两部作品都反映了当时封建统治的黑暗腐朽,故C项正确。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

4、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黑暗政治生活的不满,并不涉及对封建等级观念的冲击,故D项错误。3.唐代四川、江南是丝织业中心,其丝织品除满足本国需要外,还有剩余出口。全国有20多个著名窑址,其中广东潮州窑烧制出的陶瓷器,是外销的主要物品。沿海主要港口都有造船工场,能制造出载重量大、适于远航的海船。这些现象表明唐朝A.产业的区域分工较鲜明B.手工业产品主要用于出口C.手工业技术领先于世界D.对外贸易成为经济支柱【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江南是丝织业中心”“广东潮州窑烧制出的陶瓷器,是外销的主要物品”和“沿海主要港口都有造船工场”,可见唐朝产业的区域

5、分工较鲜明,故选A;材料没有表明手工业产品主要用于出口的信息,排除B;材料没有说明我国手工业技术的世界地位,排除C;中国古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材料没有反映对外贸易成为经济支柱,排除D。4.隋唐以后,史监察机构作为独立的职能部门,一般不接受任何一级行政长官的指令。御史之外,皇帝还常派使臣临时巡察地方。这表明A.皇权得到进一步的加强B.御史的权力超越了宰相C.地方官史腐败日益严重D.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激化【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独立的职能部门”和“使臣临时巡察地方”,说明监察体制严密,这是皇权得到进一步的加强的体现,故选A;宰相是百官之长,位高权重,排除

6、B;材料没有地方官吏腐败日益严重的信息,排除C;材料没有反映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的信息,排除D。5.北宋时,欧阳修等主持重修了《新唐书》和《新五代史),司马光则主持编纂了《资治通鉴》;南宋时,书院兴起,推动理学出现。这反映出两宋时期A.以史为鉴开始成为潮流B.重文风气推动文化繁荣C.科举制取得了重大突破D.中央集权制度遭到削弱【答案】B【解析】【详解】我国古代有悠久的以史为鉴的传统,故“开始”表述不当,排除A;材料中史学、文教和思想繁荣,是重文风气推动文化繁荣的表现,故选B;材料没有涉及科举制的信息,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D。6.明正德年间《

7、姑苏志》记载,该府市镇达73个之多,以苏州府吴江县盛泽镇为例,东南至新杭市里,东至王江径镇6里,北至平望镇15里,西至震泽镇30里,南至南浔镇50里。这表明当时A.工商业市镇已开始兴起B.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繁荣C.长途贩运贸易比较发达D.已形成发达的交通网络【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只是提到明代存在工商业市镇,但无法体现“开始兴起”,排除A;材料中系列工商业市镇的涌现,反映了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繁荣,故选B;材料反映的短途贸易而非长途贩运,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区域交通网络,排除D。7.167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购运南京布(即江南棉布)。乾隆末年,欧美各国购

8、买的南京布已突破百万匹。从乾隆五十一年至道光十三年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