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2月考试试卷(含解析)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2月考试试卷(含解析)

ID:45683413

大小:59.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16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2月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2月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2月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2月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2月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2月考试试卷(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2月考试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美国黑人路易·惠吞在1953年的一篇文章中,记述了他在中国看到的情况。在东北的工业区,我看到少数民族的人民在各种工业部门里工作,他们担任着经理、管理员以及技术人员或者一般的职务。在大规模的训练班里,少数民族工人被培养成熟练的技工,劳动模范之中有许多人来自各个少数民族。这表明A.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取得成效B.新中国实行了民族平等政策C.中国各民族之间的差别消失D.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了工业化【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

2、能力,解题的关键是“1953年”,而且并不是出现在少数民族聚居区,是在东北工业区,切可以担任着经理、管理员以及技术人员或者一般的职务,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了民族平等政策,因此B符合题意,而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形成于1954年,时间上不合题意,C“差别消失”的表述过于绝对不合史实,D与材料主旨不合,故选B。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民族政策2.中国古代文学的主流形式经过了以下变迁: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下列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变迁特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多元兼容、雅俗共赏B.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

3、进C.逐渐平民化、世俗化D.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不同时期的文学艺术形式是不同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一定反映。因此,具有多元兼容、雅俗共赏的特点,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此外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逐渐平民化、世俗化,但并不是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故选B。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文学成就·文学主流形式变迁特点。3.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72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有“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这句话,其主要的背景包括①工业革命开始爆发②工人阶级政党发展③资本主义代议制趋向完善④巴黎公社政权昙花一现

4、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以及与教材知识的联系能力。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开始于1765年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1840年前后结束,①错误。19世纪中后期西方工人阶级政党发展,如1863德国社会民主党成立等,②正确。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使君主立宪逐渐完善,法国后来也有1875年宪法,③正确。巴黎公社1871年3月18日------5月28日失败政权昙花一现,④正确。所以答案选D。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4.中国

5、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准确的是A.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B.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宰相的财权C.北魏实行三长制分割宰相的行政权D.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宋朝采取分化事权来削弱丞相的权利,设立三司使来分割宰相的财权,B正确;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来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A错误;北魏实行的三长制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与分割宰相的行政权无关,排除C;明朝已经废除丞相,不存在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排除D。5.罗斯福说:“我希望得到的评价是,我首任总统时,那些代表自私自利、

6、权欲的势力遇到了势均力敌的对手……到我连任总统的时候,这些势力会遇到克敌制胜的强手。”这说明罗斯福新政A.代表了下层群众的利益B.维护了资本主义的长远利益C.遇到了强有力的阻碍D.压制了法西斯势力【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题干中的“到我连任总统的时候,这些势力会遇到克敌制胜的强手”可以看出罗斯福的这些话说明他认为自己的新政能够克敌制胜,让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更长久,故选B。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作用。6.宪法通过后,共和派在众议院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1877年支持君主制的法国总统麦克马洪迫使亲共和的内阁辞职,

7、并解散众议院。共和派在重选中获胜,麦克马洪遭到彻底失败后承认:“不能将行使解散众议院之权树立为治国的体制”。该事件对法国政治产生的影响是A.维护了“议会至上”的原则B.君主派顺应历史主动退出历史舞台C.形成了内阁向总统负责的传统D.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不能将行使解散众议院之权树立为治国的体制”可以得出在法国政治体制中,维护“议会至上”的原则,故A项正确;B项错误,君主派不是主动退出;C项错误,内阁和总统对议会负责;D项错误,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标志

8、着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所以答案选A。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民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