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ID:45742651

大小:1.79 M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17

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1页
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2页
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3页
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4页
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F19Na23S32Cl35.5Fe56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在以下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其标号填在下表中。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1.下列说法中,不准确的是A.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但燃烧一定是放热反应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C.为保证燃料充分燃烧,通入的空气要适当过量而不是越多越好D.为使液体燃料充分燃烧,可以将液体燃料

2、以雾状喷出,这保证了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是弱电解质,在常温下,其水溶液的大于7B.熔融状态下的氢氧化钠能导电C.因为属于微溶物质,所以是弱电解质D.水是弱电解质,液态水中,只有一部分水分子电离成和3.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B.与的反应C.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的反应D.钾与水的反应4.化学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在持续加热的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和3mol蒸气,充分反应后,HI的物质的量A.等于4molB.少于4molC

3、.等于6molD.多于6mol5.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B.铁跟稀硫酸反应:C.钾跟冷水反应:D.氢氧化铁溶于盐酸:6.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呈无色的是A.、、、B.、、、C.、、、D.、、、7.将下列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溶液等体积两两混合,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后,沉淀消失并放出气体,又加入溶液时再次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A.和B.和C.和D.和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属单质在化学反应中总作还原剂B.非金属单质在化学反应中一定是

4、氧化剂C.元素由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D.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9.人体血红蛋白中含有离子,如果误食亚硝酸盐,会使人中毒,因为亚硝酸盐会使转变为离子,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结合的能力。服用维生素C可缓解亚硝酸盐的中毒,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A.氧化性B.还原性C.酸性D.碱性10.用N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活泼金属与盐酸反应,生成了1mol,发生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NB.23g金属钠所含电子数目为11NC.在标准状况下,N个氢分子的体积约为22.4LD.醋酸的摩尔质

5、量与N个酸酸分子的质量相等1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B.在标准状况下,0.3mol与0.7mol组成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C.在非标准状况下,1mol的体积不可能约为22.4LD.在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几乎相等12.20℃时,的溶解度是36g,此时饱和溶液的密度为,则此温度下饱和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B.C.D.13.将20mL溶液跟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A.B.C.D.14.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

6、和卤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原子半径分别逐渐增大B.碱金属元素中,锂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最弱,锂的金属性最弱C.卤素中,氟原子得电子的能力最强,的氧化性最强D.与水的反应比与水的反应更剧烈些15.关于钠的性质的下列叙述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钠是软金属,其新切表面易失去金属光泽B.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C.钠与硫化合时反应很剧烈,发生爆炸,生成硫化钠D.钠很容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起反应1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实验室中,通常将钠保存在煤油里B.钠着火时,可用泡沫

7、灭火器(可喷射出大量二氧化碳)灭火C.钠和钾的合金(钾的质量分数为50%~80%)在室温下呈液态,是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D.在反应中,表现了还原性17.下列说法中,有错误的是A.比容易溶解于水B.将等物质的量的粉末与粉末同时分别倒入适量的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前者的反应更剧烈C.很稳定,而受热时容易分解D.溶液能与石灰水反应,而溶液不能与石灰水反应18.实验室用溶液(浓盐酸)与足量的反应,充分反应后,被氧化的的物质的量A.小于B.等于C.在~D.等于19.甲、乙、丙三种溶液中各含有一种(为、或)离子。向甲溶液中

8、加淀粉溶液和氯水,则溶液呈现橙色,再加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则甲、乙、丙溶液依次含有A.、、B.、、C.、、D.、、20.为实现我国消除碘缺乏症的目标,卫生部规定食盐必须加碘,其中的碘以碘酸钾()形式存在。已知溶液中可以与发生如下的反应:,据此反应,可用试剂和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实验,证明在食盐中存在着。可供选用的物质是:①自来水②食醋③白酒④食糖⑤淀粉⑥碘化钾淀粉试纸⑦蓝色石蕊试纸。进行上述实验时必须使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