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2(人教版必修4)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2(人教版必修4)

ID:45858470

大小:1.01 MB

页数:22页

时间:2019-11-18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2(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2(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2(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2(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2(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2(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框题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学习目标:1.结合生活实例理解实践的含义及其特点。2.结合生活实例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并用此来分析具体问题。3.通过学习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并在生活中积极去实践。一、实践及其特点1、实践的含义实践就是改造的人们客观世界物质性活动主体对象范畴使观念变成现实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两层基本含义:(1)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2)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可以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以下各项中属于实践活动的是1、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2、学习理论、讨论问题、研究学问3、大猩猩用树枝

2、钩食白蚁4、《2010年远景规划的发展目标》 5、美、英、日、法、德和中国科学家共同绘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序列图6、小行星撞击地球√×××√×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2、实践的特点1.原因:A.构成实践的要素都是客观的物质的。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对象(自然界、社会关系)实践的手段(工具、设备)客观①实践有客观物质性B.实践的过程和结果要受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的制约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注意:一切实践活动都是在意识的指导下进行的。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如:“燕子筑巢”、“蜘蛛织网”。※人创造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

3、活资料,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实践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的人的活动)③实践有社会性历史性1961年人类首次升入太空(前苏联)1969年人类首次登月(美国)2004年勇气号登陆火星(美国)实践是历史性的活动(历史上每一阶段实践的内容、规模和水平都不相同,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有人在学习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真“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炸、不用车运呢?这种观点主要错在否认了(      )A.实践的客观规律性B.实践的主观能动性C.实践的客观物质性D.实践的社会历史性D小试牛刀:生产实践

4、社会实践科学实验活动3、实践的基本形式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最基本的)(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毛泽东它能吃吗?说明: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发生的。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获得认识的途径可以有两个:认识从哪里来?不能个人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获取能不能说:认识有两个来源?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认识的产生问题(源)知识的传播问题(流)----实践直接经验,间接经验启示:读书与实践相结合(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②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

5、,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思考:射电望远镜使人们可以观察到100亿光年之遥的天体;人造资源卫星帮助人们弄清地球的资源分布;高速运算的电子计算机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快更准;国际互联网的建成极大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上述事例说明什么?②实践的发展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本身无法成为判断标准(主观认识)客观事物本身无法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反映了它(认识对象)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实践)为什么?电磁场理论的奠基者:法拉第电磁波的发现者:赫兹完成电磁理论的麦克斯韦人们根据法拉第、麦克斯韦和赫兹等科学家

6、创立的电磁理论发明了无线电报、电话、电视、卫星摇撼技术及现代互联网技术等,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又如,人们根据万有引力规律和宇宙速度将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送上了太空,为人类探索宇宙的奥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认识的目的是把认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4、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据医学史料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

7、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北美洲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入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了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血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道理的?答案要点]  (1)第一次输羊血成功,从而发现输血可以救治病人,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从输羊血到输人血救人的实践过程,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输羊血的成功和大量受血者死亡和输入人血的再次成功及又一次输血医疗热带来的惊人死亡,直至最终发现血型系统而使输血问题得以成功解决,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

8、与否的标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