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学案2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学案2 新人教版必修4

ID:29142997

大小:11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7

高中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学案2 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高中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学案2 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高中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学案2 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高中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学案2 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高中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学案2 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学案2 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一、学习指导 一)知识网络  (二)课程标准要求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框要求掌握的内容有:能够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揭示实践在发现真理、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学习时,可以通过对人类探索自然和社会的历程、当前尚未破解的自然之谜和新出现的社会问题进行讨论,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标准进行讨论,以求深入理解实践的含义和作用。(三)学法指导1.案例分析学习法。新课标倡导在教学过程中确立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新的学习方式。学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

2、一内容时,建议使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寻找案例,分成小组讨论案例、得出结论,再看看案例是否能够与结论相互印证。最后将分析要点总结归纳,写成小论文,在班内分组汇报。2.组织实践活动。建议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实践活动方案,以加深并检验自己对实践含义的理解。在设计实践活动方案时,应注意:第一,必须是一种实践活动,要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不能是纯主观的认识活动;第二,学生的实践活动应该是探索性的活动,在活动中要提高对某事或某物的认识水平,不应该是简单的体力活动,如扫马路、擦玻璃等;第三,学生的实践活动要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

3、有正确导向作用;第四,学生的实践活动要针对学生特点,有可操作性。实践活动方案确定后,组织学生实施,实施后再总结收获和体会。二、知识点拨(一)实践及其特点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要准确理解实践的含义,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去把握:(1)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实践的主体是人,实践的对象是客观事物。所有的实践都是人的活动,动物适应自然的本能的活动不是实践。(2)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实践要把人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要通过人的活动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纯主观的思维活动不是实践。2.实践的

4、特点(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可以从实践的要素、过程和结果来理解:(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是指实践是在人的主观意识支配下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行动。它表现在两个方面:改造自然界可以创造出新的物质生活资料;改造社会可以创造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实践不是单个人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二是指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3.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是生产实践、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其中改造自

5、然的生产实践,是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所以它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在阶级社会中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科学实验是指探索世界规律的活动,其作用集中表现在提高物质生产和改造社会活动的水平上,使人类能够更合理地从自然界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使社会获得全面进步。例题:下列选项中,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A.修身养性    B.经济体制改革C.蜜蜂筑巢    D.改造刑事犯罪分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实践概念的理解。A项是纯主观的认识活动,没有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因此它只能

6、是认识活动,不是实践;C项是动物适应自然的本能活动,不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活动,也不是实践;B、D都是改造人们社会关系的活动,能够引起社会关系的变化,因而是实践活动。本题正确选项为B、D。(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人的认识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无论是认识活动还是科学研究,都是围绕实践的需要进行的。人的认识是在改造事物的过程中发生的。人们在改造客观事物时,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脑、反映到人脑中

7、才形成了认识。因此,认识离不开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人们在实践中遇到新问题、产生新要求,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研究和探索;第二,实践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认识工具延长了人类的认识器官,发展了人类的认识能力。教材第44页引用了一段恩格斯的话:“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段话就是从第一个方面阐述实践对认识发展的动力作用的。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几千年来,对什么是真理的标准,可以说是众说纷

8、纭,莫衷一是。只有马克思主义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才真正解决了认识的真理性标准问题。第一,任何主观标准都不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个人的认识、权威的观点、多数人的意见不能用来检验认识;同样,被实践证明其科学性的理论,也不能成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科学理论所反映的规律是普遍的,人们的实践活动是具体的。科学理论是人们对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