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宏观经济学 第1讲 导论

中级宏观经济学 第1讲 导论

ID:45897455

大小:533.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1-19

中级宏观经济学 第1讲  导论_第1页
中级宏观经济学 第1讲  导论_第2页
中级宏观经济学 第1讲  导论_第3页
中级宏观经济学 第1讲  导论_第4页
中级宏观经济学 第1讲  导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级宏观经济学 第1讲 导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级宏观经济学》讲授提纲参考文献1.戴维·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第二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2.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宏观经济学(第八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3.奥利维尔·布兰查德.宏观经济学(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4.奥利维尔·布兰查德,斯坦利·费希尔.宏观经济学(高级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5.托马斯·萨金特.动态宏观经济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6.斯蒂芬·托洛维斯基.宏观经济动态学方法(第二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7.武康平.高级宏观经济学.清华大学出

2、版社,20068.孔爱国.高级宏观经济学教程.上海三联书店,2003.9.袁志刚,宋铮.高级宏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0.龚六堂.高级宏观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11.周爱民.高级宏观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12.高鸿业,吴易风,吴汉洪.研究生用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13.DavidRomer.AdvancedMacroeconomics.theMcGraw-HillCompanies,2001.14.Simon.C.P,BlumeL.MathematicsforEcono

3、mics.NewYork:W.W.Norton,1994.15.DornbuschR.,FisherS.,StartzR.Macroeconomics,Eighthedition,McGraw-HillCompany,Inc.1998.第一讲导论一、宏观经济学流派、演变与评述(一)古典宏观经济学古典经济学(ClassicalMacroeconomics)是贯穿于前凯恩斯时期的经济学文献的宏观经济思想。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DavidRichardo)、萨伊(Say)、约翰·斯图加特·穆勒(JohnStuartMill

4、)、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Marshall)、庇古(Pigou)等。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可能会偏离产量和就业的均衡水平,但这种偏离是暂时的,市场机制会迅速有效地运作,使经济恢复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根据这样的理论,应当让经济自行调节,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稳定政策就没有必要了。斯密“看不见的手”:市场力量自身如同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够引导社会经济活动达到某种最优状态,即人们所说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其政策含义是十分清楚的:政府在自由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主张经济自由,反对国家干预。萨伊定律:在完全竞

5、争条件下供给会自动创造出自己的需求。萨伊认为,市场经济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市场的自动调节能够达到充分就业。他反对国家对市场的干预,主张放开价格,允许资本自由流动,开展自由的对外贸易。(二)凯恩斯革命现代宏观经济学诞生于凯恩斯(Keynes,1936)的巨著《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的出版。凯恩斯认为,在短期中决定经济状况的是总需求而不是总供给。需求本身可以创出自己的供给,这就是Keynes定律。在凯恩斯经济学中,总需求分析是中心。短期中,国民收入水平由总需求决定。通货膨胀、失业、经济周期都是由总需求的变动所引起的。当总需求不足时就出现

6、失业与衰退。当总需求过大时就出现通货膨胀与扩张。从这种理论中得出的政策主张称为需求管理。Keynes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造成失业的最根本的原因,因此,政府应采取措施或制定政策,以刺激需求,才能达到充分就业,使经济稳定增长。凯恩斯总需求理论的另一个意义是打破了市场机制调节完善的神话,肯定了政府干预在稳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三)新古典综合:对凯恩斯理论的修正与发展代表从物:萨缪尔森(Samuelson,1955)。新古典综合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可概括为四个主要方面:第一,建立和发展了IS-LM模型。这一模型是由希克斯(Hicks)、汉森(

7、Hansen)、莫迪利安尼(Modigliani)等人建立与发展;第二,建立了凯恩斯主义的AD-AS模型;第三,建立了揭示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关系的菲利浦斯曲线;第四,建立了新古典增长理论。代表从物哈罗德(1939)、多玛(1947年)、索洛(Solow,1956)。西方经济学者为了发展和完善凯恩斯理论,还在消费理论、投资理论、货币需求理论、宏观经济模型等方面展开研究。(四)货币主义代表人物: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货币主义的主要观点可以归纳为:(1)货币非中性,货币存量的变化是解释收入变化的主要因素。(2)经济不

8、稳定大都来源于货币管理当局的失误导致的货币供给波动。(3)货币供给量变化与收入变化的关系存在时滞,且反复无常,故相机抉择的政策会破坏经济稳定。(4)货币政策的最佳规则是货币供给量应以固定的比率随产量同步增长。货币主义反对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主张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