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化棘皮瘤27例临床病理学观察

角化棘皮瘤27例临床病理学观察

ID:45910587

大小:6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9

角化棘皮瘤27例临床病理学观察_第1页
角化棘皮瘤27例临床病理学观察_第2页
角化棘皮瘤27例临床病理学观察_第3页
角化棘皮瘤27例临床病理学观察_第4页
角化棘皮瘤27例临床病理学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角化棘皮瘤27例临床病理学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角化棘皮瘤27例临床病理学观察【关键词】角化棘皮瘤,;鳞状细胞癌;,病理组织学;,鉴别诊断摘耍:目的探讨介化棘皮瘤临床病理学特点,从而与鳞状细胞癌相鉴别。方法收集27例角化棘皮瘤,标本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结合临床情况及病理组织形态对角化棘皮瘤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角化棘皮瘤生长速度快,角质形成火山口样,周I韦I上皮呈衣领样,部分上皮可有不典型增牛,真皮内炎症细胞浸润。结论角化棘皮瘤形态学上有其特点,紧密结合临床可以与鳞状细胞癌相鉴别。关键词:角化棘皮瘤;鳞状细胞癌;病理组织学;鉴别诊断皮肤角化棘皮

2、瘤在诊断上易和皮肤的鳞状细胞癌相混淆,鉴别诊断上有一定的困难,易造成误诊,导致临床处理上的无异,给患者带来痛苦。为了深入了解角化棘皮瘤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对我院最近几年遇到的27例介化棘皮瘤从临床表现和病理组织学方面进行探讨,以利于更好地掌握其诊断标准,从而与鳞状细胞癌更好的鉴别,指导临床治疗。1资料和方法1.1资料我院2000年一2005年收治的角化棘皮瘤27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8例,年龄最低37岁,最高83岁,平均年龄60岁。所有标木均为10%中性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精-伊红染

3、色。1.2方法整理分析患者临床表现资料;镜下观察角化棘皮瘤的形态学特点,并与鳞状细胞癌相鉴别。2.1临床表现27例患者,发生在手背9例,面部12例(鼻4例,唇周2例,面颊5例,下眼睑1例),上肢4例,余2例。临床主要表现为灰白、灰红色半球形结节,质地稍硬,部分表现为火山口样溃疡,表面有干痂。2.2镜下特点低倍镜下见到一境界清楚结节,向皮肤表面和真皮内呈膨胀性生长,中央为大量角质栓,呈火山口样,角质栓被乳头状鳞状上皮分隔成多房性,角质栓周边上皮呈衣领样,鳞状上皮有增生,细胞胞质红染,细胞角化,上皮

4、下间质内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可见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部分病例可见大量嗜中性粒细胞在上皮巢内形成脓肿。部分病例鳞状上皮有异型,核分裂象可见。其中1例癌变,向下浸润性生长,至真皮下层。2.3与鳞状细胞癌相鉴别见表lo表1角化棘皮瘤与鳞状细胞癌鉴别要点3讨论角化棘皮瘤通常是孤立性生长,呈半球形,粉红色或肉色结节,多出现在老年人口光暴露的皮肤。直径0.5〜2cm,也有一些巨大的结节出现。男女之比约2:1,大多数病变发生在面部、前臂和手,几乎所有的病变出现在被冇毛发的皮肤部位。也有一些少见病例出现在阴

5、茎[1]、女性外阴[2]、结膜、指甲下和手掌皮肤。一般认为角化棘皮瘤来源于毛囊漏斗部上皮3],其他一些病例可能来源于表面上皮。典型的角化棘皮瘤,其中心充有角质,呈火山口样,向内向外生长呈圆形结节状,随着病情的进展,火山口逐渐扩大。早期病变不呈火山口样,表现为鳞状上皮棘层细胞向上生长。进而病灶向下生长,进入真皮到汗腺水平,很少进入皮下组织。如果进入皮下组织,诊断角化棘皮瘤要慎垂。但是在面部尤其是唇周,病变可扩展至横纹肌。另一个重耍的特征是病变周边鳞状上皮的衣领样改变,位于火山口样结构的表面,对称分

6、布。较多的病变特征性改变是在瘤细胞巢内出现大细胞,胞质呈玻璃样红染。间质内有各种炎症细胞,尤其是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有时嗜酸性粒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在瘤巢内形成小脓肿。消退期火山口基部细胞大部分已角质化,火山口不再增大,但仍有个别细胞角质化,可出现凋亡细胞形成小灶状结构。底部真皮内有纤维化。有时表面上皮有崩解。角化棘皮瘤可以有血管和神经的侵犯,但并不能据此就诊断其为鳞状细胞癌。切除的角化棘皮瘤局部的复发与手术损伤有关,与神经侵犯没有相关性[4]。角化棘皮瘤冇时易误诊为鳞状细胞癌。角化棘皮瘤与鳞状细

7、胞癌鉴别过程中,生长速度、结构形态、细胞异型性、核分裂象等可作为二者的鉴别指标。角化棘皮瘤有衣领状上皮,肿瘤组织与间质间有清晰的轮廓,而鳞状细胞癌有溃疡,大量核分裂,细胞明显的异型。角化棘皮瘤上皮增生早期可以冇较多的核分裂和细胞的异型,但随着病情进展,病变的成熟,这些改变就消失了。火山口样的鳞状细胞增生并不都是介化棘皮瘤的表现,鳞状细胞癌也可出现。因此,火山口样的角质并不是鉴别二者的标准[5]。角化棘皮瘤火山口外周唇状上皮要有开口,角化物一般不突出开口外,火山口是多房性的(由于表皮鳞状上皮乳头状

8、增生,乳头的存在,把火山口分成多房)。角化棘皮瘤和鳞状细胞癌在组织学上鉴别有困难时,病理工作者应该紧密结合临床,观察其临床表现。如生长较快,支持角化棘皮瘤,但也冇生长很快的鳞状细胞癌,可呈的化棘皮瘤型[6]o如生长扩展至邻近组织时要考虑鳞状细胞癌。角化棘皮瘤可以局部恶变,而且多发生于年龄较大者。角化棘皮瘤较鳞状细胞癌发病年龄低14岁左右。怀疑是癌变的角化棘皮瘤应该多切片,以找到恶性证据。至少1・4的病例会发生恶性转化[7]。参考文献:[1]崔炳南,李理,卢建新,等•阴茎角化棘皮瘤1例[J]•中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