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直觉思维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直觉思维的培养

ID:45959967

大小:6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小学数学直觉思维的培养_第1页
浅谈小学数学直觉思维的培养_第2页
浅谈小学数学直觉思维的培养_第3页
浅谈小学数学直觉思维的培养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直觉思维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数学山觉思维的培养常州审觅渡桥小学耿英志一、什么是数学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不经过复杂智力理解操作的逻辑过程而直接、迅速地认知事物的思维。其特点是以熟悉的知识经验及其结构为基础,使思维跃进、越级,迅速对问题的答案做出合理的猜测或设想,从而快速地解决问题。数学直觉就是人脑対数学问题的某种直接的领悟和洞察。二、数学直觉思维的作用法国著名科学家庞加莱突出强调了直觉思维对于数学学习和数学创造的重要性。他说:“没冇直觉,年轻人在理解数学时便无从着手;……没冇直觉,他们永远也不会冇应用数学的能力。”新课程标准不仅强调知识性口标,还提出了过程性口标,1、直觉思

2、维与逻辑思维的关系从思维方式上来看,思维可以分为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长期以來人们刻意的把两者分离开来,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直觉思维是思维中最活跃、最积极、最具冇创造力的成分,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从来就不是割离的。有一种观点认为逻辑重于演绎,而直观重于分析,从侧重角度来看,此话不无道理,但侧重并不等于完全,数学逻辑中是否会有直觉成分?数学直觉是否具冇逻辑性?比如在L【常生活中冇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人们对各种事件作汕判断与猜想离不开直觉,其至可以说直觉无时无刻不在起作用。数学也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它是人们对生活现象与世界运行的秩序直觉的体现,再以数学的形

3、式将思考的理性过程格式化。因此可以这么说数学最初的概念都是来源于直觉。就拿应用题教学来说吧,应用题来源于生活,特别是低年级的应用题,内容形象、生动,学生很容易凭直觉去解答,这是我们就不应该过分强调思维的逻辑性。比如,小红做了15朵红花,8朵黄花,红花比黄花多做儿朵?学生会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直觉的反应是7朵,可能他们是用15-7,也可能是想8+7,而在我们的传统教学中却一定要学生这样想:把红花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和黄花同样多,一部分是比黄花多的,从红花中减去与黄花同样多的,剩下的就是比黄花多的。在一遍遍看似严密的说理中,学生只是见到一具僵硬的逻辑外壳,直

4、觉的光环被掩盖住了,而把成功往往归功于逻辑的功劳,对自己的直觉反而不觉得。学生的内在潜能没有被激发出来,学习的兴趣没有被调动起来,得不到思维的真正乐趣。2、直觉思维与创新意识的关系现代社会需要创造性的人才,我国的教材过多的注重培养逻辑思维,培养的人才大多数习惯于按部就班、墨守成规,缺乏创造能力和开拓精神。其实从探索新事物的木质、规律即从创造性活动考虑,直觉思维由于具有整体性、跳跃性(而不是像逻辑思维那样具有直线性、顺序性)所以往往比逻辑思维更适合于探索和创新的需求。事实上,创造性活动中的关键性突破(即灵感或顿悟的形成)主要靠直觉思维。伊恩.斯图加特说

5、:“直觉是真正的数学家赖以生存的东西”,许多创造性的发现都是基于直觉。欧儿里得儿何学的五个公设都是基于直觉,从而建立起欧儿里得儿何学这栋辉煌的人厦;哈密顿在散步的路上进发了构造四元素的火花;阿基米徳在浴室里找到了辨别王冠真假的方法……三、数学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数学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直觉思维等非逻辑思维的运用和培养,直到目询还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和普遍的关注。数学直觉思维能力能否平原呢?对于这个问题,不少数学家都作出了十分肯定的回答。法国数学家阿达玛认为:直觉的产生虽然有其突然性和不可预见性,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把直

6、觉的产生完全归于“机遇”。徐利法教授也明确指出:“数学直觉是可以厉天培养的。”可见,小学生的数学直觉能力是可以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逐步地培养起来的。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数学直觉思维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卜•几点做起。1.重视学生的感悟作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学得多、练得多,体会感受得却很少。因此新课程标准将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作为1=1标之一。“感受”从某种角度讲就是“悟”,“悟”是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一种心理活动,是外在知识内化的重要途径。学生只有用心去感悟,才能自己发现知识的内在规律,做到融会

7、贯通,达到“真懂”或“彻悟”的境界,提高数学直觉能力。例如:我在教学“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人小变化”时,开始只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小数“0.4米”,请学生试者移动一下小数点,使它变成另一个数;然后将学生的答案按一•定的顺序记录下来,女口:400米、40米、4米、0.4米、0.04米、0.004米……让学生去观察这组数,学生用各自不同的眼光,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去分析这些数,并试图找出它们Z间的联系及变化的规律,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我适时的加以点拨、引导,学生们通过积极主动的探索,悟出了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人小变化的规律。在这个教学过程屮,教

8、师并没有去概括性质,只是提供机会、创设环境,诱导学牛主动探索,使学牛在口主探索的过程屮真正“悟”透数学知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