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探究式教学

反思探究式教学

ID:46073557

大小:51.6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0

反思探究式教学_第1页
反思探究式教学_第2页
反思探究式教学_第3页
反思探究式教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反思探究式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反思探究式教学作者: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白庙河中学周威进入新一轮课改以来,探究教学已成为中学物理课堂的一大“亮点”。众多的物理科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并充分运用了这一教学方式,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上更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学习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于是课堂中出现了一些偏差:探究当头,“道具”垒积,称赞表扬之声四起,热闹非凡。看似教师教得高兴,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实则不尽然。静心反思一下我们的教学行为,笔者认为当前中学探究式教学研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2、,值得同行们探讨和思考。一、"盲目”的探究现行的初中物理教材中,有些章节并不适宜于采用探究式教学。如涉及到计算的章节,《关于路程和时间的计算》、《关于电功率的计算》等,倘若盲目地选择它们作为探究内容,充其量只能是总结规律、验证答案,探究意义不大。也有些章节,探究主题词很难确立,既便是勉强确立,探究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牺牲”宝贵的45分钟,只为培养学生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精神,似乎也不划算,比如《升华和凝华》、《地磁场》等。因而,笔者认为探究主题的确立不能盲目,探究式教学也不是万能的。作为教师,教学的设计者,不应因“探究”而“探究”,来个探究

3、没商量,而应灵活地选择其它教学方式,服务于课堂教学,服务于学生。二、“克隆”式的探究近一年来,笔者有幸参与了探究式教学研究活动,观摹了不少公开课,受益非浅,但有一体会:多数教师喜欢“克隆”探究式教学过程。的确,科学探究有七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似乎为了防止听课者挑毛病,讲课者的教学设计七要素一应俱全,往往是课前:有何“猜想”;课尾:有何收获。时间长了,学生也挺会适应,尽心揣摩教师意图,答得也是无可挑剔一一“探究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团结就是力量”等等。这样的课听多了,总觉有

4、复制、“克隆”之嫌,深感遗憾。探究活动环节的设计可以是完整的,也可以是只体现一个或几个环节。笔者认为,教学设计只要能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认真观察、积极参与、哪怕只有一个环节。三、“作秀”的探究众所周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愉快地学习,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和创造能力。为此,有些教师在设计探究情境中,绞尽脑汁:发卡片、画图画、放录音、角色表演、甚至不惜人力、财力,买设备搞实物投影、多媒体显示,整节课“轰轰烈烈”,“热热闹闹”。乍一看,情境丰富了,学生动起来了,课课活起来了,实则价值不大。情境的创设不在形式而在实质

5、,假期整节课里大搞花俏的东西,作秀的情境,限制了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情景的创设有何意义?情境的创设也不一定非借助于信息技术,虽然信息技术给我们的教学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笔者听过一节探究课,课题是《密度》,课中教师创设情境时并没有大搞高新技术,只有几个塑料瓶,创造性地运用于教学情境之中,化腐朽为神奇,在几级问题的探讨中,学生主动建构,深入理解,积极探究,极富感染力。四、“压抑”的探究精心设计一堂探究课,教师总顺利地完成教学设计,“指挥”学生走路,倘若学生自己“找路”,教师不是制止就是拒绝,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冲动受到压抑。久之,学生失去了探究兴趣

6、,变得沉默;失去探究欲望,变成了听话的好孩子。这肯定不是探究式教学的目的。探究过程中,出现偶发事件,突发情况,教师应沉着冷静,灵活地调整,呵护学生的灵感。笔者在教学《焦耳定律》时,预设的探究方案是用变阻器改变电流,用煤油柱长度来反映电热的多少。然而学生在设计实验方案时,也有几个小组用测末温计算煤油吸热(运用热学知识)来反映电热的多少。这不是学生积极探究产生的灵感之光吗?笔者没有压抑他们的想法,而是鼓励他们按自己的法去探究,小组互相交流,让他们在交流合作中自己体会。总之,探究式教学为初中物理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在享受它给我们带来的欢乐的同时,

7、也应保持清醒的头脑,用科学、客观、全面的观点来看待这一教学方式,舍弃“浮华”,求真务实,促进探究式教学健康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