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和黏膜病变临床细胞病理学刮片检查分析

皮肤和黏膜病变临床细胞病理学刮片检查分析

ID:46136221

大小:6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1

皮肤和黏膜病变临床细胞病理学刮片检查分析_第1页
皮肤和黏膜病变临床细胞病理学刮片检查分析_第2页
皮肤和黏膜病变临床细胞病理学刮片检查分析_第3页
皮肤和黏膜病变临床细胞病理学刮片检查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皮肤和黏膜病变临床细胞病理学刮片检查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皮肤和黏膜病变临床细胞病理学刮片检查分析皮肤和黏膜病变临床细胞病理学刮片检查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细胞病理学刮片方法在皮肤和黏膜病变诊断中的可靠性、实用性和局限性。方法:对236例皮肤和黏膜病变行刮片检查,其中106例获组织病理学核对。结果:诊断良性病变的特异性100%(24/24),诊断恶性肿瘤的敏感性93.7%(77/80),诊断的总准确率95.3%(101/106)o结论:皮肤和黏膜病变细胞学检查刮片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安全经济,诊断准确率较高,应用范围广等优点,但存在一定局限性,需要通过组织病理学诊断解决。【关键词】肿瘤;细胞学;诊断文章编号:1009-

2、5519(2007)12-1842-02中图分类号:R36文献标识码:B临床上对丁皮肤和黏膜的结痂性、溃疡性及菜花样病变的检查中,目前多采用手术活检组织学切片方法或针吸细胞学方法做出诊断,而应用刮片方法检查较少。为探讨细胞病理学检查方法在皮肤和黏膜病变诊断中的可靠性、实用性和局限性,对我院22年来在临床细胞病理学检查屮所遇236例皮肤和黏膜病变患者的细胞刮片检查进行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病理科1984年8月〜2006年8月皮肤和黏膜病变刮片236例(部分病例同时做针吸细胞学检查),有106例获得组织病理学核对;其中额面17例,鼻旁8例,眼周

3、(眼睑)9例,唇部11例,颊黏膜6例,牙龈7例,舌15例,乳腺5例,乳头18例,躯干8例,足底2例。1.2方法:细胞病理刮片检查由细胞病理医生完成,对患者体表病变进行常规消毒后,采用针吸细胞法、压舌板刮片法以及载玻片刮片法进行标木采集,涂片3〜6张,经95%乙醇湿片固定15〜30分钟,HE染色(个别涂片做了特殊染色或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经光镜阅片后发出诊断报告。病理组织切片诊断由高年资病理医生完成。通过刮片检查与病理组织切片诊断的核对,对皮肤和黏膜病变细胞病理刮片检查的应用范围、诊断准确率及误诊做出评价,对假阴性诊断及可疑阳性诊断病例进行分析。2结果1.1对皮

4、肤和黏膜常见恶性肿瘤的临床所见与细胞形态学特点的观察:(1)发生在额面部位附有黑色或红斑结痂,缓慢进展的浅表溃疡性病变,剥去结痂后刮片,镜下肿瘤细胞呈片块状结构,周边常有一层细胞呈栅栏状排列,细胞大小形态一致,无明显异型性,胞质嗜碱,核为卵圆形、短梭形及深染。这些病例在诊断为基底细胞癌后,大都获得病理组织学证实。(2)发生在体表及口舌的溃疡性或菜花样的浅表性病变刮片,镜下多能见到鳞癌细胞,诊断并不困难。(3)发牛在足底部皮肤表面,近来迅速增大的黑色或褐色病变,见到恶性细胞及色素,提示恶性黑色素瘤。(4)发生在乳头(同吋常可触及到乳腺肿块)病史较长的湿疹样病变,

5、通常在刮去结痂后露出新鲜创面,刮片中见到大量腺癌细胞,而难见到胞质透亮的Paget细胞,经病理组织学证实大多数为Paget病。(5)炮竹烧伤20余年经久不愈溃疡2例和1例枪伤疤痕溃疡,污秽恶臭,刮片坏死物多,需经2〜3次刮片复查才见到鳞癌细胞。2.2106例皮肤和黏膜病变刮片诊断及病理组织学结果:额面17例:鳞状细胞癌阳性5例,基底细胞癌阳性5例,可疑3例,良性病变阴性4例。鼻旁8例:基底细胞癌4例,可疑2例,良性病变2例。眼周9例:鳞状细胞癌阳性1例,基底细胞癌阳性、阴性各1例,腺癌阳性3例,阴性1例,良性病变阴性2例。唇11例:鳞状细胞阳性3例,可疑1例,

6、阴性2例,基底细胞癌阳性3例,良性病变阴性2例。颊黏膜6例:鳞状细胞癌阳性3例,良性病变阴性3例。牙龈7例:鳞状细胞癌阴性8例,可疑3例,良性病变阴性4例。乳腺腺癌5例均阳性。乳头18例:Paget病阳性12例,可疑2例,阴性1例,腺癌阳性1例,良性病变阴性2例。躯干8例:鳞状细胞阳性5例,良性病变阴性3例。足底黑色素瘤阳性2例。2.3106例皮肤和黏膜病变刮片诊断的准确率与错误统计:见表lo3讨论1.1假阴性诊断及可疑阳性诊断病例的原因分析:木组恶性肿瘤病例中,假阴性5例,其中4例(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Paget病和腺癌各1例)因涂片内癌细胞数量不足,1

7、例鳞状细胞癌因细胞分化好而导致漏诊。可疑13例,其中8例(3例鳞状细胞癌,3例基底细胞癌,2例Paget病)因涂片内癌细胞数量不足,Paget病在涂片屮常缺乏典型的派杰氏细胞造成诊断困难,国外学者近年来也证实TPaget病细胞涂片的这一个特点[1]。5例(3例鳞状细胞癌,2例基底细胞癌)因细胞分化好,未能做出明确阳性诊断。3.2关于皮肤和黏膜病变的细胞标本采集方法:足够的细胞数量是作出正确诊断的前提,而不同的标本采集方法效果不同,目前尚无统一的规程方法。丁作实践中我们认为•般情况下载玻片刮片法优于压舌板刮片法和针吸细胞法。采用载玻片刮片因锋利而获取细胞量满足诊

8、断需要,操作简单、安全实用,值得推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