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有效调控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浅谈怎样有效调控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ID:46146398

大小:6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1

浅谈怎样有效调控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_第1页
浅谈怎样有效调控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_第2页
浅谈怎样有效调控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_第3页
浅谈怎样有效调控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_第4页
浅谈怎样有效调控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怎样有效调控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有效调控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认识进入新课程的今天,随着课堂教学的变革,我们对课堂教学的特点也有了新的、全面的认识。课堂教学要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交流。课堂上如果教师能有效的调控课堂,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就会促进对所学知识感知的深刻性,思维的灵活性和记忆的灵敏性,教学会表现最佳的效果。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课堂上却岀现些令人难以调控的现象,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课堂纪律松懈。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的讲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教师面对如此课堂,何谈其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极大的影响了教

2、学的完整性和教学内容的的有效性。为了改变课堂上存在的这种现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认为有两点做法可以有效调控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他们的兴趣点来设计课堂提问,既提高提问艺术,也可以有效调控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提问艺术要做好以下几点。1、抓住楔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对每一篇课文的学习,学工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

3、揭开这些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进行了思维的训练,对课文的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水到渠成。如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一课吋,先让学生齐读课题,就问:你们平时看到到的草地是什么颜色?学生齐答:绿色。课题却说是金色的草地呢?这一提问,势必能激起学生对本文的学习兴趣,并急切的研读课文寻找答案。最后学生通过研读第三自然段,了解了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这样就是学生学生学起来就饶有趣味。这关键在于老师抓住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

4、生得主动、积极。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的设置问题的“矛盾”应从实际岀发,不能故弄玄虚。2、课堂提问要巧设提问,变直为曲课堂提问如果是直來直去,启发性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就会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分析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引导学生开动脑筋,使他们在思维上“跳--跳”才能回答上来。如,六年级数学在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应用题,老师没有照抄原题,只是出示了两个条件:一个乡镇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师

5、:任务完成的怎么样?谁能通过计算来说明?生:已经超额完成任务。我用的是减法,14—12=2公顷,时间比计划多造林2公顷。牛::我用的是除法,144-12^1.17,实际造林是计划的1.17倍。生:我用的也是除法,14=12~1・167=116.7%,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116.7%师:水能利用百分数的知识,想出别的解法?生;老师,画出线段图题意就更清晰了。(该生在黑板上画出线段图)生:(借助线段图)我们刚才求出实际造林是计划的116.7%,把计划造林看作单位“1”也就是100%,用116.7%减去100%,就

6、求出了实际比计划多16.7%。生:我是用(14一12)-12,求的是实际比计划多的公顷数占计划的百分Z几,也就是实际比计划多16.7%O其教学效果相当明显。因此,因势利导、富有技巧性的提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极大的提高教学效率。3、提问要注意分层次设计、化难为易,化大为小。要上好一节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师站在高处,从整节课、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

7、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如《奇怪的大石头》一文,在揭题后,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老师如果直接就问“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可能学生就冋答不上来,对学习就失去了兴趣。如果采用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效果是否更好一点。老师先这样提出问题:这是块怎样的石头?学生就会回答“巨大石头”“孤零零的石头”然后提问“李四光和小伙伴是怎样围绕着大巨石捉迷藏

8、的?”这样的问题学生的热情高涨起来大部分学生通过读课文都能回答出来。在捉迷藏时李四光对巨石产生了疑问'这巨石是从哪来的?李四光又是怎样解开这巨石之谜的?'这样层层设问,一环扣一环的把学生引入到课文的重点:李四光对这块巨石的研究,使李典光取得了什么重大发现?这样在老师的引导下,使学主明白:了解童年的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Z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学生通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